火龙果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链霉菌菌株LWL1827的防效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鸿雁

作者: 张鸿雁;陈盈营;周雁微;林丽静;刘锴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火龙果;串珠镰刀菌;链霉菌;拮抗作用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8 期

页码: 1689-16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火龙果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水果,储藏中容易感病,其中火龙果软腐病就是一种储藏期常见的主要病害.为明确火龙果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和拮抗放线菌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及防治作用,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选择典型软腐病发病果实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并采用无伤和针刺法回接进行致病性测定.以 26 株链霉菌作为供试拮抗菌株,采用琼脂块法、生长速率法研究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链霉菌LWL1827 无菌发酵滤液喷涂于火龙果果实进行防病效果及抗性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发现,引起火龙果软腐病的病原菌ZYW18 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致病性测定表明菌株ZYW18 为致病菌.链霉菌 LWL1827 可显著抑制病原菌生长,抑菌圈直径为(18.32±2.13)mm,透明,1∶5、1∶10、1∶50(V/V)不同浓度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率分别为 91.23%±3.11%、87.21%±3.22%、80.22%±2.03%,与其他拮抗菌之间差异显著(P<0.05).病情指数降低效果较明显的为浓度 1∶10(5 d),病情指数为 11.00±1.03,防治效果(53.59%±4.21%)较好.以浓度 1∶10的链霉菌 LWL1827 无菌发酵滤液处理火龙果不同时间后,发现其能显著提高火龙果抗性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处理后 3 种酶活性甚至是对照的 2~3 倍,且LWL1827 滤液能降低储藏火龙果的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引起火龙果软腐病的病原菌为串珠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为我国首次报道.链霉菌LWL1827 对病原菌ZYW18 的抑菌效果显著,可提高火龙果的抗病性,对储藏火龙果具有良好的拮抗防病作用.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烟草疫霉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 黄大跃. 2020

[2]串珠镰刀菌对棉花枯萎病的交互保护作用研究. 张慧杰,李建社,张卓敏. 1990

[3]富马毒素检测和控制研究进展. 汪芬,赵晓燕,马越,张超,肖丽霞. 2008

[4]斑叶露兜树茎腐病病原鉴定及植株体内菌量测定. 肖荣凤,刘波,林抗美,郑雪芳,蓝江林. 2009

[5]玉米对穗粒腐病菌的抗病性. 潘惠康,张兰新. 1987

[6]抗菌肽Fengycins抑制串珠镰刀菌的初步机制. 胡梁斌,周威,章挺,杨志敏,徐剑宏,石志琦. 2010

[7]玉米穗腐病导致产量损失的品种和气候因素分析. 潘惠康,张兰新. 1992

[8]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胚根抑制作用的研究. 史晓榕,白建法,白丽. 1994

[9]一种新的多糖——链霉菌多糖的分离与结构确证. 文晓芸,朱正光,林壁润,谢双大,雷林生,吴曙光. 2005

[10]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 朱婧,王青艳,杨登峰. 2019

[11]小麦纹枯病菌拮抗链霉菌SCY505的筛选与鉴定. 陈建光,杨丽荣,薛保国,文才艺. 2010

[12]武夷菌素的研究. 徐容,石义萍,刘泽银. 1991

[13]抗菌素430产生菌发酵条件研究. 谭悠久,彭祎,黄永春. 2010

[14]菌种11371 16S rRNA序列分析及鉴定. 陈飞,吴红艳,桓明辉,关艳丽,郭玲玲,于广峰. 2011

[15]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 陈立梅,汪旭,李启云,杨石嶂,杨信东. 2006

[16]NBF-926的生物测定及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 龙同,曹春霞,张光阳,黄大野,杨妮娜,胡洪涛,杨自文,杨再辉. 2016

[17]一株放线菌对辣椒青枯菌的拮抗作用及其鉴定. 龙克启,陆铮铮,吴石平,彭丽娟. 2012

[18]一株不吸水链霉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池景良,王志学,桂永珠. 2005

[19]番茄叶霉病拮抗链霉菌BPS2的筛选及鉴定. 曹广丽,陈立梅,徐文静,董英山,李启云. 2007

[20]链霉素抗性筛选吸水链霉菌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研究. 彭祎,黄永春,蔡延明,曹仁林.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