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和初步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强

作者: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梁红茹;石存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牡蛎;副溶血弧菌;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

期刊名称: 海洋湖沼通报

ISSN: 1003-6482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116-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牡蛎是其主要携带者之一。为了量化评估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感染的风险,采用德菲尔法、层次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体系评价法,将专家经验知识和现代数学方法结合,构建了由评估指标体系、风险因素权重、评分标准、综合评价函数等组成的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风险评估模型。其中,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水质、养殖管理、健康状况等3个准则层和水温、盐度、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养殖模式、养殖密度、场址选择、日常管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13个指标层风险因素;3个准则层风险因素权重值集合为W={0.5278,0.3325,0.1396},指标层风险因素中水温(0.2270)、盐度(0.1368)和养殖密度(0.1409)等权重值较高,为影响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主要风险因子;分别建立了定性和定量评估指标的评分标准。以广东阳江某牡蛎养殖场为例,运用多指标综合体系评价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得出该牡蛎养殖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副溶血弧菌感染发生风险概率为分别0.2281、0.5833、0.2723和0.1347,评估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符,说明该模型可用于牡蛎养殖中副溶血弧菌感染风险估算。

分类号: Q179.1

  • 相关文献

[1]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与水质因子间的关系.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 2012

[2]华南沿海牡蛎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风险评估. 王增焕,林钦,王许诺,李刘冬. 2011

[3]广东沿海养殖牡蛎中多氯联苯残留水平及人体饮食暴露风险评估. 马丽莎,谢文平,田斐,尹怡,单奇,郑光明,李恒翔. 2021

[4]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的油松毛虫灾害发生危险性评价. 李霓雯,张晓丽,张凝,朱程浩,孙振峰. 2019

[5]草鱼出血病发生风险半定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杨淞,吴淑勤,李宁求,石存斌,邓国成,林文辉,林强. 2012

[6]莱州湾泥螺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基于AHP的YAAHP软件实现. 吴文广,张继红,魏龑伟,方建光. 2014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罗非鱼养殖风险研究. 袁媛,袁永明,代云云,龚赟翀. 2016

[8]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预防风险评估. 吴春艳,王靖飞,赵丽丹,李静,吉增涛,杨彦涛,王笑梅,童光志. 2006

[9]机械施药危害性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王忠群,周小琴,胡桧. 2010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外来杂草长芒苋入侵河南省北部的风险评估. 李永革,曹晶晶,王瑞,黄雅凤,陈慧民. 2021

[11]牡蛎超声波清洗工艺的初步研究. 张敬峰,费星,沈建,郑晓伟,秦小明,章超桦. 2011

[12]大鹏澳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 张玲,李政菊,陈飞羽,江涛,吕颂辉,江天久. 2015

[13]广东沿岸牡蛎体内HCHs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清云,甘居利,陈海刚,马胜伟,张喆,蔡文贵,贾晓平. 2013

[14]南海北部沿岸牡蛎体内PCB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 王清云,甘居利,陈海刚,马胜伟,张喆,蔡文贵,贾晓平. 2013

[15]广东沿海牡蛎体Ni含量水平及其时空变化趋势.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李纯厚. 2000

[16]牡蛎酶解工艺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蔡树杏,王锦旭. 2019

[17]基于种特异性PCR及线粒体基因标记的天津沿海牡蛎物种多样性研究. 黄津伟,张天喆,高燕,吴弘,高雨,闫春财,胡利莎. 2019

[18]气相色谱法测定牡蛎中多溴联苯醚. 刘奇,柯常亮,莫梦松,陈洁文,刘卓坚,黄珂. 2019

[19]钦州湾牡蛎线粒体16 S rR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 蒋伟明,陈秀荔,赵永贞,陈晓汉,江世贵,李咏梅. 2008

[20]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体中的三氯杀螨醇. 李娟,贾晓平,甘居利.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