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多勇
作者: 赵多勇;魏益民;郭波莉;魏帅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铅;食品;污染源;同位素比率;解析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136-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铅是一种有毒有害重金属,可通过膳食、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并蓄积达到有害水平。由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不断受到铅的污染,使得"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在最初环节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成为食品铅污染的可能来源。为准确找到污染源并及时切断污染途径,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追溯食品中铅污染物的来源显得尤为重要。铅同位素比率分析技术是追溯铅来源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结合相应模型可推测食品铅污染的来源及各污染源的相对贡献率。本文阐述了食品中铅污染物的来源,铅同位素比率分析技术溯源的原理、方法,以及该方法在蔬菜、茶叶、葡萄酒、谷物等食品铅污染物溯源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食品铅污染溯源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分类号: TS207
- 相关文献
[1]基于同位素解析技术的大气降尘铅污染来源研究. 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吴小胜,田阳. 2013
[2]小麦籽粒铅污染来源的同位素解析研究. 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吴小胜. 2012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铅、镉和总砷. 刘海霞,马小宁. 2014
[4]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砷和铅. 李晓蓉. 2008
[5]氢化物发性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和饲为中的铅. 翟毓秀,郝林华. 2000
[6]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和饲料中的铅. 翟毓秀,郝林华. 2000
[7]无色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食品及食品原料中的砷和铅. 李晓蓉,祝建国,毛振才,王晓刚. 2005
[8]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 谢永红,黄惠兰,郭灵安. 2005
[9]二氧化硅共沉淀对食品重金属铅测定的干扰分析. 周聪,彭黎旭,刘洪升,高丽花. 2003
[10]食品中铅镉铜铬联合测定方法的构建. 李丽娜,詹德江. 2016
[11]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技术标准解析. 张金霞,黄晨阳,胡清秀. 2007
[12]颗粒饲料常见 外观质量问题解析. 孙德欣,张梦颖,娜日娜. 2016
[13]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解析. 袁志华,夏维,陈凌,李玉明. 2006
[14]渔业柴油补贴政策的经济学解析. 乐家华,刘聪. 2015
[15]凤城地区柞蚕谚语释析. 陈凤林,孙娟,金星,张秀菊. 2016
[16]浙江省土地流转创新模式解析. 洪晓富,阮关海,吴汉平,闫川,余守武,马德高. 2011
[17]四川宜宾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及稻谷优质生产的综合技术解析. 包灵丰,江青山,张英,赵德明,贺兵,陈家彬,张杰,廖宗永,姜方洪,王峰,韩冬,李恒进,邬相宏. 2024
[18]基于广泛代谢组学的荔枝果肉营养代谢物综合解析. 蒋侬辉,朱慧莉,刘伟,向旭,肖志丹,赖旭辉,凡超,金峰,朱倩莹. 2022
[19]山东省鲜食葡萄生产状况调研与解析. 吴新颖,张久慧,唐美玲,王咏梅,高秀花,李丰国,杨成发,王延书,许建. 2015
[20]新疆晾房环境对绿色葡萄干色泽的影响. 谢辉,张雯,韩守安,王敏,白世践,权睿杰,唐晨淇,赵哲啸,潘明启,艾孜买提·艾海提,李疆,陆胜祖.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多年定点的小麦籽粒质量稳定性研究
作者:赵博慧;张影全;景东林;刘保华;程媛媛;苏玉环;唐娜;张波;郭波莉;魏益民
关键词:小麦;籽粒质量;品质稳定性;加工品质;变异系数
-
碱提酸沉参数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变性、聚集和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昂;栾滨羽;郭波莉;张波;于文华;崔凯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pH值;NaCl;温度;聚集;流变特性
-
浸泡与发芽对蒸谷米镉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淼淼;孙倩倩;张波;周国燕;郭波莉
关键词:稻谷;糙米;蒸谷米;浸泡;镉
-
案例分析:兰州拉面感官评价原理与方法
作者:魏益民;张影全;邢亚楠;刘锐;张波;郭波莉
关键词:兰州拉面;拉面制作过程;感官评价;拉面专用小麦;拉面专用粉
-
枸杞营养品质时空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作者:聂芳;琚艳君;陈卓雅;刘敏;刘河疆;刘志虎;开建荣;苟春林;赵多勇
关键词:枸杞;营养品质;产地;品种;年际
-
挂面干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及其对产品质量影响研究
作者:王远;张影全;赵博;张波;郭波莉;蒋长兴;魏益民
关键词:挂面;干燥温度;相对湿度;水分迁移;水分状态
-
豫西南小麦品种馒头制作适宜性研究
作者:魏益民;张磊;赵博;严军辉;汪江华;张影全;张波;郭波莉
关键词:小麦品种;小麦粉;馒头;感官评价;适宜性;豫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