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4号选育过程及方法的分析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元刚
作者: 徐元刚;乐光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专用型大豆;综合选择法;选育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1998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黔豆4号是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蛋白优质大豆品种。其亲本的选配是严格地根据育种目标而定的;杂交后代的选择采用综合选择法与摘英法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同时结合南繁加代以加快育种进程。这两个品种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早熟与高产,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为专用型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例证。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苏棉22芽黄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王为,潘宗瑾,陈建平. 2010
[2]耐寒草莓新品种选育初报. 孙瑞芬,李堃,石慧芹,张敏聪,刘学慧. 2003
[3]杏新品种"国强"的选育. 张玉萍. 2011
[4]雄性不育松花菜新品种津松80的选育. 单晓政,文正华,牛国保,姚星伟,刘莉莉,江汉民,吴峰,孙德岭. 2015
[5]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6]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7]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钱虎君,丁丹,梅彭新,王明君,王波,刘小斐,马小龙,姜建友. 2012
[8]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9]小麦新品种京花10号的选育及品种特点. 单福华,田立平,刘建平,高新欢,任立平,赵昌平,张风廷. 2013
[10]青花菜新品种瑞青8号的选育. 秦文斌,戴忠良,吴国平,王建华,张振超,潘跃平. 2013
[11]强冬性大白菜黔白9号的选育及反季节栽培技术. 彭莉,马超,潘业勤,杨跃虎,赵大芹. 2014
[12]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天白65的选育. 闻凤英,张斌,刘晓晖,罗智敏,王超楠,黄志银,李梅. 2017
[13]网纹甜瓜新品种蜜龙的选育. 李秀秀,段爱民,吕敬刚,李长缨,焦定量,加藤正弘. 2000
[14]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85. 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潘建慧,郭慧. 2012
[15]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鲜豆6号的选育. 徐海风,杨加银,罗伯祥,程保山,齐波. 2017
[16]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2A的选育与研究. 单忠德,姚立生,严国红,孙红芹,孙明法,王爱民. 2007
[17]Guan溪蜜柚5―4―1优良单株的选育研究. 胡正月,钟德芬. 2000
[18]菜豆品种吉菜豆三号的选育报告. 王喜山,石晓华,鄂成林,张宇航,管洪波,徐海钰,张海燕. 2017
[19]EMS诱变选育花生新品种-花育40号. 唐月异,王秀贞,吴琪,杨珍,宋国生,王传堂. 2014
[20]优质高产茄子新品种玫茄1号的选育. 温庆放,吴宇芬,郑国璋.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库消落区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徐元刚;孙锐锋;李剑;秦松
关键词:水库消落区;利用;管理;环境保护;综述
-
贵州省农科院大豆育种工作回顾
作者:乐光锐
关键词:大豆选育;工作回顾
-
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黔豆6号的选育研究
作者:朱星陶;徐元刚;乐光锐;王尔明;张太平;阮继尧;王军
关键词:大豆;选育;黔豆6号
-
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农艺和品质性状鉴定
作者:张太平;朱星陶;王军;王尔明;徐元刚;阮矩尧
关键词:脂肪氧化酶;大豆;性状鉴定
-
贵州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作者:张太平;朱星陶;王军;王尔明;徐元刚;阮矩尧
关键词:脂肪氧化酶;大豆;性状鉴定
-
贵州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作者:张太平;朱星陶;王军;王尔明;徐元刚;阮矩尧;廖玲
关键词:脂肪氧化酶;大豆;分布
-
早熟高产大豆黔豆3号选育
作者:王尔明;乐光锐;阮钜尧;朱星陶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黔豆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