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奶牛热应激营养调控效果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广龙

作者: 程广龙;江喜春;赵辉玲;王桂和;杨永新;陈胜;徐道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产奶牛;热应激;营养调控;生产性能;生化指标

期刊名称: 中国草食动物

ISSN: 1007-9726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35-38

摘要: 将24只荷斯坦奶牛按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膘情、体型等因素相近原则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热应激预混料(试验Ⅰ组)、基础日粮+过瘤胃脂肪+抗热应激预混料(试验Ⅱ组),且自由采食玉米秸秆,研究其对奶牛采食量、生产性能、呼吸率、肛温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日粮组合可以降低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提高精料、干物质采食量,增进奶牛食欲,显著提高产奶量,改善乳汁品质。

分类号: S823.91

  • 相关文献

[1]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及措施调控. 张峰,马书林,王昆,王学清,吴占军,李魁英,刘小虎,张新同. 2009

[2]牧草青贮料缓解肥育猪热应激效果的研究. 胡利珍,季华员,韦启鹏,赵品,陈小连. 2016

[3]蛋鸡热应激及营养调控措施. 李鹏. 2013

[4]缓解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闵力,李大刚,丁迪云,童雄,徐斌,王刚. 2017

[5]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 杭怡琼,朱丽慧,卢永红,蔡旋. 2020

[6]改善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熊琪,李晓峰,索效军,张年,杨前平,刘洋,陈明新. 2011

[7]热应激对鸡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邓谭杰,荀文娟,侯冠彧,施力光. 2023

[8]鸡抗热应激生产综合技术. 陈军光,周卫东,王亚琴,施杏芬. 2010

[9]热应激对畜禽精液品质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李文才,施力光,周汉林,侯冠彧. 2017

[10]奶牛热应激机理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张健,蒋永清,邵涛. 2009

[11]热应激对兔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章澳,李明晖,郭志强. 2024

[12]了粮蛋白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张峰,邱伟,刘小静,马书林,房灿,刘小虎,韩爱云,常靖,张彩云,张建良. 2012

[13]高产奶牛营养需要研究新进展. 马书林,张峰,左晓磊,王昆,田慧君,刘小虎. 2008

[14]柴胡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代谢的影响. 范彩云,苏娣,侍宝路,李晓娇,张养东,张幸开,王秀敏,张运海,程建波. 2017

[15]湖羊热应激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筛选. 卢曾奎,李青,金美林,费晓娟,魏彩虹. 2020

[16]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臧长江,张俊瑜,王连群,郭同军,卜登攀,周振峰. 2014

[17]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高温应激及常温恢复后团头鲂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周明,刘波,戈贤平,谢骏,陈汝丽,崔彦婷,万金娟,崔素丽,H.Michael Habte-Tsion. 2013

[18]热应激对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新勇,谭正准,李辉,黄健,罗华,曾令湖,程隽如,钟华配,杨春艳,王晓丽,覃广胜. 2022

[19]热应激对肉仔鸡脂肪沉积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启军,张宏福,卢庆萍,王永军. 2006

[20]牦牛冷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曹涵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