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文革

作者: 吴文革;杨联松;苏泽胜;张玉海;白一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施氮量;产量构成;群体质量;氮肥农学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1083-10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超高产中籼杂交水稻"皖稻15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氮肥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kg(N).hm-2、187.5 kg(N).hm-2、225.0 kg(N).hm-2、262.5 kg(N).hm-2和300.0 kg(N).hm-2等5种施氮量下杂交中籼稻产量差异显著,在150~262.5 kg(N).hm-2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262.5 kg.hm-2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1 355 kg.hm-2),施氮量增加到300.0 kg(N).hm-2产量下降。不同施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是因为群体颖花量的差异,施氮量与群体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3 5**)。施氮量明显影响群体质量,适宜施氮量(262.5 kg.hm-2)能保证杂交中籼水稻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粒叶比,在抽穗期维持较高的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茎叶片重,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的提高和光合产物的积累,使后期物质积累的贡献率提高,从而增加产量。适宜施氮量(262.5 kg.hm-2)的氮肥农学利用率也最高。推荐江淮稻区杂交中籼稻超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62.5 kg.hm-2。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吴文革,杨联松,赵决建,胡根生,方文杰,白一松,张四海,张玉海. 2008

[2]氮肥运筹对机插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吴文革,张玉海,张健美,许有尊,何超波,李霞红,徐长斌,李福军,陈学英. 2011

[3]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张玉海,吴文革,张健美,黄义德,郑乐娅,李霞红,徐长斌,李福军,陈学英. 2009

[4]单粒精播对花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张佳蕾,张雷,林英杰,刘颖,王建国,郭峰,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0

[5]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6]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黄小兰,周广飞. 2016

[7]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超级杂交水稻黔南优2058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冯跃华,韩钢钢,樊卫国,吴朝晖,董爱玲,宋碧,潘兴书. 2009

[8]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素君,刘全清,张宏彦. 2014

[9]施氮量对Y两优1号产量构成的影响. 朱校奇,崔新卫,纪雄辉,石丽红,李洪顺. 2009

[10]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孟维伟,张正,徐杰,南镇武,刘灵艳,高华鑫,郭峰,万书波. 2018

[11]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廖育林,汤海涛,黄铁平,夏海鳌,李向阳,左光华. 2010

[12]纳米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马国辉,狄浩,田小海,王燚. 2010

[13]掺混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田小海,王晓玲,狄浩,沈永龙,马国辉. 2010

[14]控释尿素对云南旱地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尹梅,王贵宝,陈华,陈检锋,苏帆,付利波,任石所,张勤斌,黄惠. 2015

[15]杂交中稻氮肥农学利用率与植株地上部农艺性状关系研究. 张林,万绪奎,朱永川,熊洪,郭晓艺,周兴兵,刘茂. 2008

[16]肥料类型对机插中稻质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陈立才,欧阳淑珍,黄俊宝,吴罗发,秦战强,刘洋,周明,李艳大. 2022

[17]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何爱斌,龙继锐,田小海,张运波. 2015

[18]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及其N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李娟,黄平娜,刘淑军,张建峰,姜慧敏,秦道珠,文石林,杨俊诚. 2011

[19]氮高效型优质常规稻品种筛选. 吴子帅,罗翠萍,李虎,罗群昌,陈传华,朱其南,周新明,吴佳桔,刘广林. 2021

[20]机插超级稻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插植密度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张彬,李惠芬,邹积祥.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