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学
作者: 刘学;欧阳由男;王会民;朱练峰;禹盛苗;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根系;产量形成;机理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09 年 04 期
页码: 11-15
摘要: 根系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桥梁,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根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形成,是制约着高产水稻产量潜力进一步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根系形态建成、活力功能、分子遗传几个角度对水稻根系的形态分布、营养元素吸收、物质合成和分泌等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试图为促进根系研究,通过调控根系的生长发育来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紫色丘陵区蓑草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机理. 赵燮京,曹均城,刘敏,王昌桃,毛仕昌. 2007
[2]氮肥对水稻节间和叶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 潘俊峰,王博,崔克辉,黄见良,聂立孝. 2016
[3]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季红娟,董明辉. 2016
[4]水稻纹枯病发生与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 钟旭华,黄农荣,彭少兵,Roland J.Buresh,田卡. 2010
[5]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的产量形成特点. 路季梅,杨家庆,宋令荣,程在全,普双有. 2001
[6]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段小丽,张富林,倪承凡,吴茂前,范先鹏,熊桂云. 2020
[7]穗肥氮占比对机穴播杂交粳稻产量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王新其,施圣高,李国梁,奚刚,曹伟召,陈小倩,左军,曹黎明. 2019
[8]水稻生育中后期使用外源植酸对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张卫星,孙成效,闵捷,段彬伍,朱智伟. 2013
[9]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冯兆滨,冀建华,侯红乾,王萍,刘益仁,刘光荣,刘秀梅. 2016
[10]秸秆还田耦合施氮水平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裴鹏刚,张均华,朱练峰,胡志华,金千瑜. 2015
[11]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技术要素及产量形成. 王熹,陶龙兴,黄效林,闵绍楷,程式华. 2004
[12]不同油稻轮作模式产量形成过程的比较. 陈畅,李俊,张利艳,马霓,刘丽欣,代碌碌,康洋歌,刘哲辉,赵运成,张春雷. 2015
[13]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形成及物质生产分析. 秦志列,王术,王伯伦. 2006
[14]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孙国峰,陈留根. 2018
[15]长江流域油稻轮作中直播早熟油菜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对周年产量的影响. 陈畅,马霓,李俊,刘丽欣,张利艳,张春雷. 2015
[16]黄淮优质水稻应用公式计算合理基本苗数量. 杨海生,张洪程,杨连群,张士永,戴其根. 2003
[17]直播方式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姜心禄,杨永波,付明全,李旭毅,池忠志,郑家国. 2018
[18]基于TM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水稻估产模型. 李卫国. 2007
[19]依叶龄施氮模式对优质水稻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杨海生,张洪程,张士永,杨连群,戴其根. 2002
[20]稻菜轮作下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静,唐永群,文明,张现伟,甘兴友,刘代杰,李经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增氧灌溉下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作者:陈书融;朱练峰;秦碧蓉;王婕;朱旭华;田文昊;朱春权;曹小闯;孔亚丽;张均华;金千瑜
关键词:水稻;增氧灌溉;硝化抑制剂;产量;氮素利用
-
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性质表征及其在果胶低聚糖制备中的应用
作者:郑辰;寇田田;谷新晰;刘学;田洪涛;卢海强
关键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嗜热酶;分子动力学模拟;果胶低聚糖;抑菌活性;抗氧化性
-
播期提前下配施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青山;颜玉莲;王航风;迟春欣;孔亚丽;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
关键词:早稻;播期;芸苔素内酯;生长发育;产量
-
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作者:潘林;弥春霞;徐青山;魏倩倩;孔亚丽;朱练峰;田文昊;朱春权;张均华
关键词:水稻;磷;解磷细菌;解磷机制
-
根际饱和溶解氧对水稻分蘖期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作者:胡继杰;胡志华;张均华;曹小闯;金千瑜;章志远;朱练峰
关键词:水稻;根际氧;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光系统Ⅱ;叶绿素;分蘖期
-
江苏省1982-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分析
作者:王勋;朱练峰;张连胜;汪玉军;闵佳鑫;鄂志国
关键词:水稻;审定品种;江苏
-
不同施氮水平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稻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作者:秦碧蓉;尤赛雅;陈书融;朱练峰;孔亚丽;朱春权;田文昊;张均华;金千瑜;曹小闯;刘丽
关键词:氮肥用量;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平衡;双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