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密互作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倩

作者: 胡倩;樊超;邸树峰;毕影东;刘淼;李炜;来永才;王玲;刘建新;梁文卫;杨光;廖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肥密互作;大豆;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2 年 50 卷 022 期

页码: 23-26

摘要: 为研究肥料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品质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中龙豆1号为研究对象,设定氮肥施用量0、90、150、210 kg/hm24个水平和种植密度24万、30万、36万、42万株/hm24个水平,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增加下,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50 kg/hm2处理、90 kg/hm2处理、0处理、210 kg/hm2处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36万株/hm2处理、42万株/hm2处理、30万株/hm2处理、24万株/hm2处理.在氮肥施用量150 kg/hm2、种植密度36万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达2829.83 kg/hm2.在氮肥施用量增加的情况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呈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呈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明显的递减趋势.氮肥施用量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而种植密度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肥密互作对大豆光合作用的调控研究. 刘明,来永才,毕影东,李炜,刘淼,王玲,邸树峰,刘建新. 2020

[2]不同基因来源的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 郑伟,魏湜,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刘忠堂,刘玉红,韩世峰. 2010

[3]中微量元素对优质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闫晓艳,邱强,张伟,张明浩,石一鸣,徐洪庆,张明红. 2010

[4]大豆品种鼓粒期田间抗旱鉴定. 邵玉彬,孙宾成,胡兴国. 2018

[5]从品种志分析吉林省八十五年来大豆育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演变. 张伟,王曙明,邱强,闫晓艳,彭宝,张晓霞,姜海英. 2009

[6]长期施用氯磷铵钾复混肥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延平,程波,于明,王德清. 2008

[7]钾肥对大豆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牟忠生,吴春胜,李楠. 2011

[8]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杰 ,张颖 ,曾宪锋 ,常国辉. 2002

[9]有机物料替代化学肥料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于侃超,王连霞,王伟,张笛,石博文. 2020

[10]增施硼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苏二虎,陈广平,赵晓宇,贾利敏,冯小慧,王雪娇. 2020

[11]1987-2004年吉林省大豆育种概况与分析.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昱. 2005

[12]氮磷钾元素对黑龙江不同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魏丹,李艳,李玉梅,金梁,王伟,蔡姗姗,李婧. 2017

[13]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 2011

[14]根瘤菌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庆胜. 2010

[15]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演变. 万超文,邵桂花,吴存祥,曹永生,韩天富. 2004

[16]土壤改良措施对盐碱地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钰,杨岩,江丽华,刘兆辉,王梅,石璟,靳红梅,宫志远,李洪梅. 2020

[17]密度对大豆群体碳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晓艳,郑殿峰,冯乃杰,李建英,杜吉到. 2011

[18]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朱凤莉,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 2014

[19]氮肥施用量对超早熟大豆源库关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璐,宁海龙,李文霞,王强,魏淑红,丁济文. 2013

[20]不同磷物料培肥心土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秋菊,米刚,张劲松,高中超,姜宇,崔喜安,刘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