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改性秸秆炭吸附铬(Ⅵ)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际会

作者: 李际会;王鹏;庄克章;卞建波;唐洪杰;郭艳萍;宋吉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炭;氧化铁;吸附;铬(Ⅵ);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9 年 38 卷 08 期

页码: 1991-20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增强秸秆炭对水体中铬(Ⅵ)的吸附能力,利用FeCl3溶液,把氧化铁引入其孔隙中,通过响应面实验方法优化制备过程。得到最优氧化铁改性秸秆炭(以最优改性炭表示)的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400℃,铁与炭质量比0.85。最优改性炭和未改性炭特性通过元素分析、BET比表面积、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测定,结果表明:最优改性炭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增大,孔隙中含有多种氧化铁成分。最优改性炭吸附铬性能表明:Langmuir理论最大铬吸附量为30.96 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溶液pH值的增大,铬吸附量减小;随炭用量的增加,铬去除率增大。研究表明:改性秸秆炭的铬(Ⅵ)吸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可用于水体中铬(Ⅵ)的吸附去除,这也为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提供新途径。

分类号: X703

  • 相关文献

[1]氧化铁改性秸秆炭吸附铬(Ⅵ)性能研究. 李际会,王鹏,庄克章,卞建波,唐洪杰,郭艳萍,宋吉青. 2019

[2]载镧生物炭的优化制备及其对水体中砷的吸附. 冯彦房,薛利红,杨梖,孙海军,何世颖,杨林章. 2015

[3]有机碳—氧化铁结合对海洋环境中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 赵彬,姚鹏,于志刚. 2016

[4]镉污染土壤中施用秸秆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伟明,张庆忠,陈温福. 2009

[5]预处理对海洋黏土矿物XRD测试结果的影响. 王颖,乔淑卿,葛晨东,石学法,方习生,董智. 2018

[6]施用秸秆炭对土壤钾淋洗量的影响. 邢刚,张庆忠,王绍斌,郭伟. 2009

[7]氧化铁增强二氧化硅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与机理. 刘宏超,王启方,梁志雄,汪月琼,彭政,余和平. 2019

[8]纳米SiO_2/氨基淀粉黏合剂秸秆炭的结构及除磷特性. 孙恩惠,钱玉婷,靳红梅,黄慧,武国峰,常志州,黄红英. 2017

[9]秸秆和秸秆炭对黑土肥力及氮素矿化过程的影响. 朱兴娟,李桂花,涂书新,杨俊诚,郭康莉,冀拯宇,刘晓,张建峰,姜慧敏. 2018

[10]熔融碱法合成的多孔缺陷氧化铁红光催化氮化物. 李洁. 2022

[11]典型有机肥—猪粪对重金属镉的吸持累积特性研究. 曹生宪,魏世强,陈洪敏,林芝西. 2008

[12]废铁屑-粉煤灰改性集成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张君辉,陈院华. 2010

[13]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养分的吸附特性研究.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何兆桓,周修冲,周昌敏,涂仕华. 2008

[14]玻璃粉吸附核酸及其在植物核酸提取中应用的研究. 许春燕,李文,何龙飞,李创珍,韦善清. 2012

[15]玉米根分泌物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黄承玲,陈训,范成五. 2008

[16]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林诚,王飞,林新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 2011

[17]生物床简介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杨军,梁军锋,高伟,梁海恬. 2012

[18]蛋壳及蛋壳膜吸附性质的研究进展. 韩玉,汪兰,孙智达,杜欣,杜金平. 2012

[19]HPLC测定啤酒酵母β-D-葡聚糖吸附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含量. 张丽霞,周剑忠,黄开红,徐学明,李莹,单成俊,王英. 2009

[20]PVPP吸附库拉索芦荟中多酚的研究. 励建荣,周李婷,倪赟荣,虞英明,章振东.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