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行肥行精准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安晓飞

作者: 安晓飞;付卫强;王培;魏学礼;李立伟;孟志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种肥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9 年 0S1 期

页码: 96-10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黄淮海地区化肥施用过量和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GNSS拖拉机自动导航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小麦种行、肥行精准拟合的新模式,设计了一种小麦种肥精准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通过安装在拖拉机上的自动导航系统进行施肥作业,记录导航线和施肥作业轨迹,根据机具幅宽和肥(种)管位置分布,对施肥导航线进行平移,从而完成导航播种作业,同时记录播种导航线和播种作业轨迹,实现种行、肥行精准对行作业.小麦种行、肥行精准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目标施肥量,实时计算液压电动机目标转速,同步将目标转速指令发送给施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光电编码器反馈的电动机转速信号,调节电液比例阀开度,进而驱动液压电动机带动排肥执行机构进行排肥,实现液压电动机转速的闭环控制,一次完成带施、旋耕、深层条施的同步变量施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肥精准对行误差最大为6 cm,误差在3 cm以内占90%以上,完全满足黄淮海地区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的作业需求;浅层排肥量最大误差为2. 70%,变异系数最大为0. 05;深层排肥量最大误差为7. 95%,变异系数最大为0. 08,完全满足田间试验需要.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量、减量12%施肥二水平三重复,测产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3 900 kg/hm2的产量相比,减量12%施肥的产量达到3 945 kg/hm2.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小麦种行肥行精准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安晓飞,付卫强,王培,魏学礼,李立伟,孟志军. 2019

[2]基于处方图的垄作玉米四要素变量施肥机作业效果评价. 安晓飞,付卫强,魏学礼,丛岳,王培. 2017

[3]基于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蒋阿宁,刘克礼,赵春江,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薛绪掌. 2006

[4]变量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植株氮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异. 马亚斌,宋晓宇,全斌,杨贵军,竞霞,刘晓. 2015

[5]智能玉米精密播种施肥机的研制. 彭强吉,孙宜田,荐世春,孙永佳,李青龙. 2016

[6]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田间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李红岩,王秀,侯媛彬,尹慧敏. 2006

[7]基于GIS的变量施肥尺度效应模拟系统. 潘瑜春,薛绪掌,陈立平,赵春江. 2005

[8]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智能生成系统研究. 陈云坪,赵春江,王秀,马金锋,田振坤. 2007

[9]不同尺度冬小麦氮素遥感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鲍艳松,王纪华,刘良云,李小文,李翔,黄文江,唐怡. 2007

[10]基于近地光谱探测技术的冬小麦变量施肥. 杨玮,王秀,马伟,李民赞. 2007

[11]基于多时相航空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冬小麦长势空间变异研究. 宋晓宇,王纪华,阎广建,黄文江,刘良云. 2010

[12]基于光谱指数的变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良云,王纪华,刘克礼. 2007

[13]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变量施肥效应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克礼,刘良云,王纪华. 2007

[14]基于CAN总线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付卫强,孟志军,黄文倩,陈立平,王秀. 2008

[15]基于遥感数据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和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梁红霞,马友华,黄文江,刘良云,王纪华,赵春江,薛绪掌. 2005

[16]基于高光谱响应与模拟模型的冬小麦变量追氮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王纪华,刘克礼,赵春江,刘良云. 2007

[17]土壤精准管理变量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侯顺艳,王秀,薛绪掌,屈平. 2003

[18]利用GIS模拟变量施肥尺度对施肥量的影响研究. 潘瑜春,薛绪掌,陈立平,赵春江,王秀. 2006

[19]利用叶绿素计进行冬小麦变量施肥及其效应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刘克礼,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7

[20]基于土壤肥力与目标产量的冬小麦变量施氮及其效果. 薛绪掌,陈立平,孙治贵,赵春江.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