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杂交种'粉杂1号'ABBB基因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兴玉

作者: 杨兴玉;许林兵;吴元立;邱迪洋;范琳琳;黄秉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杂交种;基因组;分子标记;性状评分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9 期

页码: 1991-19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香蕉杂交品种'粉杂1号'是当前商业种植中唯一的抗香蕉枯萎病粉蕉(Musa spp.ABB,Pisang awak)品种,该品种来源于高感病的'广粉1号'(ABB)偶然得到的种子实生苗,其基因组组成和父本未知.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染色体制片、基于ITS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ITS-PCR-RFLP)及反转录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copia-I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形态性状评分对'粉杂1号'基因组组成进行鉴定.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粉杂1号'为四倍体,染色体制片显示染色体数为2n=4x=44条,ITS-PCR-RFLP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其同时具有A和B基因组,copia-IRAP结果显示其含两套或者以上B基因组;形态打分为67分,对应基因组组成为ABBB.综合以上结果认为'粉杂1号'基因组组成为ABBB,推测其父本可能为BB基因组组成的野生蕉.

分类号: S668.1

  • 相关文献

[1]香蕉Ran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张雅玲,方智振,赖钟雄. 2015

[2]棉花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通用性的研究. 郑丽珊,袁有禄,王静毅,冀小蕊,黄秉智,武耀廷. 2007

[3]香蕉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黄羽,卢江,魏征,尹玲. 2017

[4]禾谷类物作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郑康乐. 1996

[5]多年生黑麦草分子标记应用及基因组研究进展. 刘晓强,赵海滨,李新玲,张延明. 2020

[6]棉花基因组研究进展. 别墅. 1999

[7]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睡莲SSR位点特征分析. 苏群,田敏,刘俊,王凌云,李春牛,李先民,黄展文,王虹妍. 2021

[8]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的原理及应用. 冯艳丽,武剑,王晓武. 2010

[9]黑麦草生物学研究进展. 谭文清,陈军,才宏伟. 2022

[10]悬钩子属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研究进展. 杨燕林,唐开学,和加卫,朱映安,和志娇,杨正松. 2008

[11]高粱基因组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仪治本,梁小红,赵威军,孙毅,闫敏,崔丽霞. 2006

[12]芸薹属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卢钢,曹家树,陈杭. 1999

[13]新模式植物短柄草模式特性研究进展. 叶兴国. 2008

[14]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4

[15]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5

[16]大豆基因组F连锁群较高密度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刘峰,陈受宜,庄炳昌. 2000

[17]不同DNA分子标记技术信息量比较. 许占友,常汝镇,邱丽娟,李向华. 2000

[18]改进的拟南芥CAPS标记方法. 苑克俊. 2005

[19]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刘峰,庄炳昌,张劲松,陈受宜. 2000

[20]油菜杂交种DNA高通量获取方法. 俎峰,李霞,何晓莹,赵凯琴,陈苇,束正齐,董云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