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C毒素处理诱导玉米幼苗根冠细胞凋亡的结果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长林

作者: 鲁长林;马春红;及增发;张红心;赵璞;李秀丽;王立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细胞凋亡;吖啶橙;溴化乙啶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192-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分别诱导2对同核异质体玉米的幼苗根冠细胞(即:基因型为B3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B37和同核保持系NB37,基因型为Mo1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Mo17和同核保持系NMo17),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的方法,研究细胞发生凋亡的差异性及凋亡规律。结果表明:CB37的幼叶接种PBS再经150mg/L的HMC毒素处理后,其根冠细胞凋亡率达最高值为45.3%,而NB37仅为15.3%;CMo17凋亡率最高达63.7%,NMo17仅为6.39%;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凋亡率随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MC毒素诱导根冠细胞发生凋亡,活细胞核发出绿色荧光,坏死细胞核则呈现橙红色荧光,且细胞核呈松散的颗粒状或新月状,凋亡细胞则发出黄绿色或绿色荧光,染色体固缩成新月状或颗粒状。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HMC毒素诱导玉米同核C、N细胞质细胞凋亡的荧光显微观察.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张红心,李运朝,崔四平,王立安,贾银锁,戴志刚. 2011

[2]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诱导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检测.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贾银锁,王立安. 2010

[3]玉米小斑病菌毒素诱导自交系Mo17凋亡的检测.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及增发,戴志刚,王立安. 2013

[4]HMC毒素诱导玉米专效寄主原生质体细胞凋亡的检测. 马春红,李秀丽,张红心,董文琦,戴志刚,王立安,贾银锁. 2012

[5]三种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马春红,李秀丽,及增发,戴志刚,贾银锁,王立安. 2013

[6]HMC毒素引起玉米根冠活细胞凋亡的荧光显微观察. 马春红,郑秋玲,董文琦,李秀丽,张红心,李运朝,商闯,范尉尉,贾银锁. 2009

[7]不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HMC毒素诱导处理玉米B37根冠细胞凋亡.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张红心,戴志刚,王立安,贾银锁. 2013

[8]吖啶橙诱变提高枯草芽孢杆菌G3抗真菌活性. 顾真荣,陈伟,程洪斌,马承铸,龚新进,沈丽娟. 2008

[9]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粗提物中SDS残留量的检测. 程龙飞,许利娜,林建生,陈红梅,仇微红. 2014

[10]桑花叶型萎缩病的化学防治药剂比较试验. 费建明,白锡川,杨海江,蒯元璋. 2009

[11]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翟彩霞,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贾银锁. 2007

[12]丙二醛(MDA)含量在玉米诱导抗病过程中的变化. 商闯,马春红,翟彩霞,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贾银锁. 2007

[13]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诱导寄主抗性的研究. 商闯,马春红,贾银锁,翟彩霞,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 2008

[14]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效应. 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翟彩霞,董文琦,崔四平,侯立白,贾银锁. 2008

[15]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荧光显微观察(简报). 商闯,贾银锁,侯立白,马春红. 2008

[16]HMC毒素对雄花不育及正常细胞质玉米根冠活细胞的影响. 郭兰凯,刘俊芳,马春红,崔洋. 1991

[17]HMC毒素培养滤液对专化寄主玉米叶片诱导抗病性及相关酶的影响. 商闯,贾银锁,马春红,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侯立白. 2008

[18]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诱导研究. 马春红,李运朝,董文琦,翟彩霞,范尉尉,柳斌辉,王立安,任会芳. 2007

[19]四种棉花黄萎病毒素制备方法的比较. 马春红,范尉尉,董文琦,刘子会,贾银锁. 2007

[20]大丽轮枝菌粗毒素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学测定方法上的研究. 范尉尉,陈霞,马春红,李广敏,张香云,耿军义.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