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秀玲

作者: 张秀玲;孙贇;张水清;岳克;曹红亮;林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2O排放','') >N2O排放;生物质炭;土壤矿质氮;pH;华北平原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5173-51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在降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生物质炭对冬小麦苗期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以华北平原的4种典型土壤(水稻土、砂姜黑土、褐土和潮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生物质炭(BC)和化肥与生物质炭配施(NPK+BC).结果表明,单施化肥显著增加了4种土壤N2O排放,与对照相比,水稻土、砂姜黑土、褐土和潮土N2O排放分别增加了314%、116%、240%和282%.添加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土壤N2O排放影响存在差异,与CK相比,单施生物质炭水稻土、褐土N2O排放显著增加了72. 4%和50. 9%,而砂姜黑土和潮土BC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与NPK相比,生物质炭与化肥配施显著降低了4种土壤N2O排放.添加生物质炭提高了4种土壤pH,其中,初始pH最低的水稻土,受生物质炭影响较显著,施肥则降低了4种土壤pH.砂姜黑土、褐土和潮土施肥处理N2O排放通量均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土和砂姜黑土单施生物质炭处理N2O排放通量与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分类号: S154.1%S512.11

  • 相关文献

[1]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冬小麦生育前期氨挥发的影响. 张水清,张博,岳克,孙贇,张秀玲,林杉,黄绍敏. 2021

[2]施用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刘宏元,张爱平,王永生,杨世琦,邢磊,杨正礼. 2019

[3]不同生物质炭对酸化茶园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孙贇,何志龙,林杉,张水清,柳维扬. 2017

[4]Cd在吉林省3种典型土壤上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颜廷玉,马秀兰,顾芳宁,张婧,王玉军,韩兴,冯君. 2019

[5]生物质炭对橡胶园土壤酸度及交换性能的影响. 吴敏,韦家少,孙海东,何鹏,吴炳孙,高乐. 2017

[6]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laus Dittert. 2004

[7]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英文). 马洪波,许仙菊,宁运旺,汪吉东,张辉,张永春. 2014

[8]华北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残体氮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吕慧丹,何萍,赵士诚. 2024

[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矿质氮残留的影响. 张月,宋明丹,塔林葛娃,李月梅. 2024

[10]华北平原地区松花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单晓政,文正华,张小丽,刘莉莉,江汉民,姚星伟,牛国保,孙德岭. 2019

[11]碳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秸秆腐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黄涛,仇少君,杜娟,史振侠,巨晓棠. 2013

[12]华北平原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杨再洁,史磊刚,文新亚,陈阜. 2013

[13]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温延臣,张曰东,袁亮,李伟,李燕青,林治安,赵秉强. 2018

[14]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区冬小麦种植综合效应探讨. 王慧军,张喜英. 2020

[15]华北冬小麦开花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张经廷,吕丽华,董志强,张丽华,姚艳荣,申海平,姚海坡,贾秀领. 2019

[16]~(15)N同位素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氮营养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张经廷,周顺利,王志敏,贾秀领. 2019

[17]作物水肥耦合类型量化方法在华北冬小麦水氮配置中的应用.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董志强,姚艳荣,姚海坡,申海平,贾秀领. 2019

[18]降水因素导致的水分亏缺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敏感期分析. 李小涵,武建军,雷添杰,周洪奎. 2020

[19]基于SPEI_KC的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干旱特征分析. 马雪晴,胡琦,王靖,潘学标,张君,王晓晨,胡莉婷,和骅芸,李蓉,邢梦媛. 2020

[20]喷灌洒水与施肥均匀性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久生,饶敏杰.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