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无花瓣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洁夫

作者: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伍晓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近等基因系;选育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2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等基因系是研究作物性状表现与功能的重要材料。利用高代群体分离法 ,育成了 2对无花瓣油菜近等基因系 ,即NIL -PL0 1和NIL -APL0 1及NIL -PL0 2和NIL -APL0 2。近等基因系间除花瓣存在差异外 ,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基本一致 ,NIL -PL0 2和NIL -APL0 2具有浅紫色叶片和茎秆标记。NIL -PL0 1和NIL -APL0 1品质性状为双低 ,NIL -PL0 2和NIL -APL0 2为中芥高硫。利用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NA扩增结果表明 ,NIL -PL0 1和NIL -APL0 1之间多态性差异较小 ,遗传同质性达 98.6 % ,该材料正用于筛选与无花瓣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分类号: S565.403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矮秆新种质APL03的选育. 傅寿仲,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高建芹,陈新军. 2006

[2]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比较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玉卿,陈新军,高建芹. 2003

[3]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发现与选育. 张瑞茂,李敏,李风华,汤晓华. 2007

[4]利用QTL-seq技术定位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C8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柳海东,赵绪涛,杜德志. 2020

[5]甘蓝型油菜RIL群体株高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黄静,程明星,唐敏强,张凤启,张园园,童超波,刘越英,程晓晖,董彩华. 2016

[6]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关系研究及叶绿素主效QTL位点cqSPDA2连锁标记开发. 叶景秀,柳海东,星晓蓉,李钧,杜德志. 2022

[7]以Taichung29为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转育进展. 吴立人,万安民,王凤乐,赵文生,牛永春. 2004

[8]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等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曾亚文,叶昌荣. 2001

[9]超级稻吉粳88近等基因系品种选育研究. 张俊国,张三元,郭筱莉,杨春刚,严永峰. 2013

[10]无花瓣油菜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张瑞茂. 2010

[11]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与无花瓣性状QTL定位. 张洁夫,戚存扣,栗根义,浦惠明,陈松,陈新军,高建芹,陈锋,顾慧,傅寿仲. 2007

[12]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7

[13]甘蓝型油菜无花瓣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洪戈,余坤江,郭婷婷,张洁夫. 2014

[14]白菜型无花瓣油菜突变体的花器官形态特征. 伍晓明,王汉中,郑普英,陈碧云,许鲲. 2001

[15]无花瓣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张洁夫,傅寿仲. 2002

[16]油菜无花瓣育种的研究进展. 傅寿仲,吕忠进. 1992

[17]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18]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盐油2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朱国永. 2010

[19]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曾章丽,田世刚. 2011

[20]甘蓝型油菜高油黄籽双低不育系L 1016A、保持系L 1016B的选育. 郭贵敏,秦信蓉,陈丽,杜才富.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