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荒漠植物导管特征及其可塑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俊杰

作者: 丁俊杰;张鑫;楚光明;刘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多枝柽柳;梭梭;无叶假木贼;导管;水分胁迫

期刊名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ISSN: 1003-7578

年卷期: 2016 年 30 卷 09 期

页码: 171-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运用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实验方法对生长在准噶尔盆地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三种典型荒漠植物主茎次生木质部导管的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研究荒漠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对环境差异所表现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相比人工营造荒漠植物,三种野生荒漠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分布中宽窄导管并存,且宽导管较少,导管直径小、水力直径小、导管密度大、导管壁厚度大,使得野生荒漠植物对水分的输导率变小,但是对水分运输的安全性变强,机械强度变大。2)野生荒漠植物多枝柽柳、梭梭和无叶假木贼具有相似的导管特征,三者相比,导管长度依次变短、单导管直径依次变小、水力直径依次变小;导管密度则是多枝柽柳最小、梭梭最大、无叶假木贼次之;宽窄导管并存,但多枝柽柳宽导管较多,梭梭、无叶假木贼窄导管较多;说明野生多枝柽柳、梭梭、无叶假木贼对水分的输导率依次变小,其中梭梭、无叶假木贼导管密度较大,窄导管较多,可以提高对水分运输的安全性,这些差异是三种荒漠植物对其所处干湿环境适应的结果。通过探讨上述荒漠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结构与生境的关系,为引种栽培、资源保护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也为多枝柽柳、梭梭、无叶假木贼三种荒漠植物的起源、进化、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分类号: Q944

  • 相关文献

[1]水分条件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植物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单立山,张希明,王有科,王蕙,闫海龙. 2008

[2]多枝柽柳春夏两季开花物候特征与生殖特性. 刘家书,周永萍,施翔,李荣,杨姗霖,孟凡翔. 2017

[3]荒漠灌木内生固氮菌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季华,潘存德,周俊,罗明,王卫霞,罗达. 2011

[4]干旱及盐双胁迫下内生固氮菌接种对多枝柽柳实生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罗达,潘存德,周俊,罗明,季华,李硕. 2012

[5]柽柳. 时永杰. 2003

[6]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雄蕊维管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刘利华,周天理. 1992

[7]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枝条解剖结构的影响. 李明哲,高慧敏,焦永刚. 2006

[8]调节安对棉花各器官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赵昌用,张金枝,邵启凤. 1992

[9]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果柄导管形态变化与裂果关系. 丁改秀,王保明,王小原,仓国营,陈晓斌,牛兴艳,纪薇,张鹏飞,温鹏飞. 2014

[10]介入诊疗聚氨酯(PU)导管的抗凝血研究进展. 易正戟. 2002

[11]梭梭雪墒造林技术及其生长特性. 陈奇凌,张风,窦中江,蒋纯龙,贾新建,张军. 2001

[12]梭梭属两种植物苗期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李苗,陈虞超,石磊,张丽,甘晓燕,宋玉霞. 2012

[13]用AFLP-PCR方法分析肉苁蓉与梭梭间水平基因转移. 石磊,陈虞超,李苗,宋玉霞. 2015

[14]梭梭ARF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周晓燕,石磊,甘晓燕,陈虞超,宋玉霞. 2012

[15]梭梭的研究进展. 何江峰,房永雨,赵小庆,刘红葵. 2015

[16]柴达木盆地梭梭育苗及造林技术. 王占林,年奎. 2012

[17]沙地肉苁蓉人工水分补偿对寄主梭梭的生理影响. 王晶晶,郑强卿,李铭,李鹏程. 2012

[18]荒漠植物专用有机肥在梭梭大田育苗中的应用效果. 张晓文,张建全,柴琦,张吉树,张有拥,石福年,王锁民. 2017

[19]钠复合肥增强荒漠区梭梭抗旱性的研究. 徐建华,于健龙,伍国强,张金林,王锁民. 2011

[20]K_2SiO_3促进梭梭生长并增强其抗旱性. 康建军,赵文智,岳利军,赵明,郑颖.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