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食性昆虫利用唾液腺适应寄主植物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海霞

作者: 张海霞;陈利民;李晓维;王亚如;吕要斌;侯有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食性昆虫;唾液腺;唾液酶;效应因子;咀嚼式昆虫;刺吸式昆虫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的历程中,两者逐渐演化出丰富多样的防御与反防御机制,其中在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的过程中,唾液腺分泌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植食性昆虫如何利用唾液腺以适应寄主植物防御的作用机理。回顾了昆虫唾液腺分泌物通过干预植物气孔的动态变化、适应植物细胞壁、降解植物防御性化合物等方式调控寄主植物防御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昆虫唾液效应因子以干扰植物早期免疫信号通路、调节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与植物免疫蛋白互作等形式应对植物防御反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同时,本文依据CRISPR/Cas9、植物介导的RNAi、纳米材料介导的RNAi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昆虫效应因子开发的虫害防控技术的发展空间进行分析,以期为作物抗性的提高以及害虫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一种烟粉虱成虫唾液酶鉴定与活性分析的方法. 严盈,万方浩,王进军. 2010

[2]马铃薯晚疫病菌RxLR效应因子RD24基因克隆及其PVX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 孙少慧,张静华,杨帅,高云飞,闵凡祥,马纪,吕典秋,金光辉,王晓丹. 2019

[3]植物化学诱导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马延娜,薛静,徐摇光,张晓东. 2013

[4]水杨酸信号路径在调控入侵生物烟粉虱诱导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 俞晓平,何瑜晨,郦卫弟,赵婵,赵昭,张蓬军. 2017

[5]豌豆蚜在6个不同抗性苜蓿品种上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魏淑花,曹春婧,朱小芳,张蓉,王颖. 2017

[6]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张毅波,张婧,郭建洋,郭建英,刘怀,万方浩. 2016

[7]唾液成分在刺吸式昆虫与植物关系中的作用. 刘万学,万方浩. 2008

[8]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严盈,彭露,郭建洋,万方浩. 2012

[9]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在茶树抗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中的应用. 金珊,孙晓玲,陈宗懋,肖斌,高宇,边磊,罗宗秀,张正群. 2012

[10]EPG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罗晨,岳梅,徐洪富,张芝利. 2005

[11]病毒-植物互作对介体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关桂静,赵恒燕,王洪苏,刘金香. 2017

[12]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有效方法——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 2002

[13]硅对植物抗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魏春光,侯茂林. 2012

[14]昆虫共生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王渭霞,朱廷恒,赖凤香. 2021

[15]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陈巨莲,程登发,Frederic Francis,刘勇,孙京瑞. 2012

[16]挥发性化合物介导的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级互作机制及应用. 王冰,李慧敏,操海群,王桂荣. 2021

[17]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 孙晓玲,高宇,陈宗懋. 2012

[18]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探究植物应答干旱和植食性昆虫的研究进展. 冯振,郑春燕,薄玉琨,李烨华,朱峰. 2024

[19]茶树挥发物的研究进展. 张辉,刘丰静,李慧玲,王定锋. 2012

[20]植食性害虫及其天敌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 林海清,陈少波.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