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系莲沱组与南沱组的古气候与氧化还原环境演化新证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隋佩珊
作者: 隋佩珊;肖媛媛;孙卫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南沱组;莲沱组;Fe同位素;古气候;氧化还原条件
期刊名称: 地球化学
ISSN: 0379-1726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99-2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新元古代是冰川作用发育的重要时期,其中有2个重要的全球性冰期,即Sturtian和Marinoan冰期,对全球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宜昌地区分布的莲沱组和南沱组分别代表了在扬子板块发育的与Sturtian冰期前和Marinoan冰期相对应的沉积地层。随着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的进步,新的地球化学手段,包括新的地球化学指标和Fe同位素等,可以为进一步探讨莲沱组与南沱组的沉积环境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本研究对宜昌九龙湾剖面南沱组冰碛岩进行系统采样,并和莲沱组以砂岩为主的碎屑沉积岩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V、U和Fe同位素对比探讨二者古气候与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CIA的变化(53~78)表明,莲沱组沉积主体处于温暖的古气候下(CIA平均值约为78),直到Sturtian冰期前,莲沱组顶部出现气候转冷特征(CIA平均值为53);随着Marinoan冰期到来,南沱组沉积持续处于寒冷的古气候环境(CIA平均值为58)。莲沱组与南沱组样品均具有较低的Mo/Al、V/Al和U/Al值,表明二者沉积均处于氧化环境,但莲沱组主体比南沱组和莲沱组顶部样品具有更低的Mo/Mo*、V/V*以及更高的Fe同位素值,反映了莲沱组主体的沉积环境更为氧化。
分类号: P534.3%P532
- 相关文献
[1]日本海第四纪沉积记录及其海陆联系的研究进展. 沈兴艳,万世明. 2015
[2]中国东部陆架海底质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王双,刘健,李建超,仇建东. 2016
[3]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与古气候记录. 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姚政权,刘焱光. 2015
[4]风尘石英在物源示踪和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朱潇,蒋富清. 2018
[5]16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 王玥铭,窦衍光,李军,徐景平,蔡峰,温珍河,赵京涛,陈晓辉. 2018
[6]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壳聚糖/普鲁兰多糖/聚乙烯醇/胶原蛋白食品膜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
作者:刘磊;孙卫东;黄利华;张友胜;陈帅;张业辉
关键词:壳聚糖;普鲁兰多糖;聚乙烯醇;胶原蛋白;流延成膜法;食品包装膜
-
应用于RPA nfo反应产物结果可视化的胶体金试纸条制备与评价
作者:杨晨;薛俊欣;林雅娟;王小妹;蒋蔚;张曼玉;王权;孙卫东
关键词:6-FAM单克隆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RPA nfo;胶体金侧向免疫层析试纸条
-
祁连与伊豆-小笠原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模型对比
作者:黄子航;肖媛媛
关键词:玻安岩;俯冲板块;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含水熔体;俯冲带岩浆作用
-
组氨酸氨解酶HutH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
作者:刘鹏选;白雪瑞;张小芸;齐瑜;王权;方维焕;孙卫东;蒋蔚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组氨酸氨解酶HutH;生物被膜;运动性;致病性
-
沙拉沙星、二氟沙星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思;蒋蔚;卢春慧;程婷婷;孙卫东;王权
关键词:沙拉沙星;二氟沙星;药物残留;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dc-CLEIA)
-
VPA1500基因缺失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影响
作者:李洋洋;王权;郭容;张海洋;刘鹏选;齐瑜;方维焕;孙卫东;蒋蔚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VPA1500;运动性;鞭毛;致病性
-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方法的建立
作者:曹敬政;安静;蒋蔚;辛思培;宋斌;李思;王权;孙卫东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反应;药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