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型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9号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庆全

作者: 李庆全;盛万民;李凤云;牛志敏;王立春;田国奎;徐洪岩;娄树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干物质;高产;育种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0 年 16 卷 13 期

页码: 82-84

摘要: 自块茎膨大始期起,对不同生育期的马铃薯植株采样分部位进行测量研究。研究表明,干物质是构成马铃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干物质的分配方向是决定块茎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克新19号的块茎干物质分配一开始即呈直线增长,迅速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叶面积在4304.70~5114.35cm2时块茎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保持在每天每株4.837~5.637g,并且持续时间长。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花荚形成的关系研究. 傅积海,章建新,楚光红,王聪,周芳芝. 2019

[2]不同氮素处理对中麦175和京冬17产量相关性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法计,徐学欣,肖永贵,何中虎,王志敏. 2016

[3]拌种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王一航. 2011

[4]陇中半干旱区滴灌条件下马铃薯淀粉积累期不同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 柳永强,谢奎忠,陆立银,胡新元,罗爱花. 2016

[5]不同氮钾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夏锦慧,何天久. 2015

[6]重庆市主栽春冬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刘姣,丁华,王婧,赵明明,严伟,杨洁. 2017

[7]轮作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库活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海斌,蒙美莲,陈有君,叶君,邵盈,张婷婷,刘坤雨. 2020

[8]马铃薯干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张永成. 1998

[9]云南马铃薯推广品种有效成分的分析. 吴毅歆,谢庆华. 2000

[10]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与施用技术研究. 林永忠,李小萍,姜照伟,翁定河. 2012

[11]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元素的需肥规律研究. 张荣. 2012

[12]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常伟,陆立银,罗爱花,文国宏,谢奎忠,胡新元. 2015

[13]高寒旱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张荣. 2011

[14]不同品种马铃薯贮藏期间干物质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赵萍,巩慧玲,赵瑛,杨俊峰. 2004

[15]我国大豆育种新方向研究. 闵庚梅. 2012

[16]云南粳稻育种中特性的同步鉴定方法. 世荣,杨晓洪. 1997

[17]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谷子新品系高产稳定性. 陈玉玲,孙佳馥. 1999

[18]东油1号经济性状分析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岳绪国,顾炳朝,唐泽庆,扬军. 2008

[19]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吉花4号的选育. 凤桐,高华援,张宇航,赵叶明,王庆峰,周玉萍,王丽,王喜山,孙晓平. 2012

[20]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号的选育. 宁祖良,黄虎兰,刘翠娥,王长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