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次数对春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党根友

作者: 党根友;魏亦勤;沈强云;杨文军;刘旺清;李红霞;方亮;裘敏;张双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小麦;灌水次数;耗水特性;籽粒产量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4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48-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节水处理研究灌水次数对春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1水的W1处理可显著增加0~120cm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尤其增加60~100cm深层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而随着灌水的增加,春小麦深层同层土壤贮水及0~120cm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率随之降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总的耗水量增加,春小麦拔节至开花期的耗水量降低,但春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增加。春小麦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叶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春小麦开花以后的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叶面积随灌水次数增加明显增加;生育后期灌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量,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不利于春小麦开花后的干物质积累。增加灌水次数,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比例,降低土壤贮水的利用比例,增加春小麦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但春小麦灌水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灌水次数较多的处理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生育后期物质向籽粒转移量增加,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春小麦穗数、穗粒数明显降低。综合考虑春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物质生产等因子,确定灌二棱水+拔节水2水的处理是春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模式。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高产条件下两个特殊年份春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党根友,魏亦勤,李红霞,方亮,樊明,裘敏,刘旺清,张双喜,沈强云. 2013

[2]耕作方式与灌水次数对砂姜黑土冬小麦水分利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郭天财,郭天财. 2019

[3]微喷带灌溉下带长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王冰心,于振文,石玉,赵俊晔,王玉秋. 2018

[4]施氮深度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段文学,于振文,石玉,张永丽,赵俊晔. 2013

[5]不同畦灌改水成数对畦内水分分布、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冀传允,于振文,石玉,赵俊晔,王东. 2014

[6]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易立攀,于振文,张永丽,王东,石玉,赵俊晔. 2013

[7]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董志强,吕丽华,崔永增,申海平,张经廷,姚艳荣,贾秀领. 2016

[8]灌水量和时期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黄玲,高阳,邱新强,李新强,申孝军,孙景生,巩文军,段爱旺※. 2013

[9]滴灌量对北疆春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钊,黄超,樊宜,郭翔,顾松华,车红兵,陈海情,刘栩辰,刘战东. 2024

[10]灌水对宁春50籽粒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根友,沈强云,李新,刘旺清,魏亦勤,何进尚,张双喜,杨文军,裘敏,方亮. 2018

[11]施氮量对固定道垄作春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20

[12]灌水模式对春小麦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党根友,魏亦勤,刘旺清,裘敏,李红霞,方亮,张双喜,樊明,沈强云. 2015

[13]基于控墒补灌的春小麦滴灌制度研究. 王国栋,曾胜和,周建伟,陈云,梁飞,张磊. 2014

[14]灌溉模式和播种密度对东北地区春小麦光合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丰明,王英杰,王术,庄艳,葛维德. 2024

[15]灌水次数对土壤入渗影响的试验分析. 李爱利,蔡焕杰,李志军. 2012

[16]商丘试区灌溉量优化分配模型研究. 王国重. 2003

[17]春季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影响. 郭双双,姚艳荣,张敏,李清瑶,付陈陈,徐东娜,史金平,蔡瑞国. 2021

[18]不同灌水次数对夏玉米产量性状及耗水规律的影响. 南纪琴,肖俊夫,刘战东,刘祖贵,杨静敬. 2011

[19]不同灌水次数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俊夫,刘战东,刘祖贵,南纪琴. 2011

[20]灌水对水肥一体化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立勤,崔云玲,崔增团,张举军,万伦.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