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岸蠼螋对棉铃虫的捕食能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彩红

作者: 田彩红;张俊逸;徐存翊;李国平;黄建荣;刘毅;王根松;封洪云;尹新明;封洪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溪岸蠼螋;棉铃虫;捕食能力;捕食选择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1 期

页码: 157-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棉田溪岸蠼螋Labidura riparia对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溪岸蠼螋不同龄期的若虫、雌雄成虫对棉铃虫幼虫、蛹和成虫的捕食能力以及其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溪岸蠼螋都不捕食棉铃虫完整的蛹体,但对棉铃虫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雌性溪岸蠼螋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对棉铃虫1龄幼虫 日捕食量最大,为(31.3±1.1)头.1龄溪岸蠼螋若虫也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为(1.7±0.7)头.不同龄期的溪岸蠼螋对相同龄期棉铃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对1~3龄棉铃虫幼虫,溪岸蠼螋雌成虫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溪岸蠼嫂雄成虫,再次是溪岸蠼螋5龄若虫.但是,对棉铃虫4~6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溪岸蠼嫂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捕食选择试验表明:溪岸蠼螋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1~4龄幼虫均表现正喜好性,对5~6龄棉铃虫幼虫和雌雄成虫表现负喜好性.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三种大型钵水母幼体对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的捕食选择性.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陈昭廷. 2016

[2]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选择性. 徐学农,王恩东. 2009

[3]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鲶和乌鳢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赵明光,陈建华,冯广朋,王海华,张燕萍. 2024

[4]两种海星对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 齐占会,王珺,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3

[5]黑肩绿盲蝽对不同虫态褐飞虱的捕食量及捕食选择性. 唐耀华,陈洋,何佳春,傅强. 2014

[6]烟粉虱与朱砂叶螨共存时对东方钝绥螨生命表参数的影响及在防治上的潜在意义. 王恩东,徐学农,吕佳乐. 2014

[7]中国北方桃李间作对步甲群落组成和营养级结构的影响. 刘小侠,赵章武,张青文. 2011

[8]食蚜瘿蚊捕食能力研究. 林清彩,翟一凡,陈浩,尹园园,孙猛,于毅,郑礼. 2017

[9]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 王瑞娟,代晓彦,刘艳,陈浩,苏龙,张峰,李红梅,徐倩倩,郑礼,翟一凡. 2023

[10]侧刺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行为和捕食能力. 王燕,李向永,张红梅,赵雪晴,尹艳琼,刘莹,谌爱东,陈斌,陈福寿. 2023

[11]不同糖类物质对多异瓢虫捕食与飞行行为及能力的影响. 李辉,戴长春,刘冰,刘佳美,王佩玲,陆宴辉. 2023

[12]丽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及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李玉艳,王孟卿,张莹莹,马梦,李萍,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 2021

[13]双尾新小绥螨的形态特征及捕食性功能. 李永涛,李婷,陆宴辉,张建萍,徐学农. 2015

[14]少孢节丛孢菌对捻转血矛线虫三期幼虫捕食活性的测定. 王为升,孟庆玲,乔军,王俊伟,朱兴全,罗建勋,才学鹏,赵春光,张再超. 2013

[15]星豹蛛形态特征及其捕食黑腹果蝇行为研究. 赵云云,Nasir Muhammad,高雪珂,雒珺瑜,张银宝,刘军,张文斌,王冬,陈亮亮,张开心,崔金杰. 2024

[16]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许立瑞,王留明,张学坤,魏毅,徐春明,于佃平. 2000

[17]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徐文华,周加春,沈安国,陈志远,万桂喜,江桂法. 2000

[18]罗甸秋冬番茄棉铃虫田间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 文林宏,王天文,李桂莲,李德友,费伦英,魏祥云. 2010

[19]江苏沿海农区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徐文华,王瑞明,吴春,宋贤利,王凤良. 2005

[20]棉铃虫成虫趋光行为的初步研究. 陈小波,顾国华,葛红,韩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