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章明清

作者: 章明清;彭嘉桂;杨杰;林琼;颜明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钾素;模型;动力学;速率常数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03 年 40 卷 01 期

页码: 89-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生态学的Lotka Volterra模型 ,在土壤—作物系统中提出一个新的土壤钾素动力学方程。盆栽试验表明 ,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花生一个生长周期内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的动态变化。吸钾量实测结果表明 ,花生不同生育期吸钾量符合Logistic模型。结合上述 2个模型 ,分别求出矿物钾最大释放速率常数Kmm、缓效钾最大释放速率常数Krm和速效钾最大供钾速率常数Kam。相关分析表明 ,Kam与花生当季吸钾量、生物学产量和荚果产量以及Krm与花生当季吸钾量有显著水平以上的对数正相关。Krm和Kam可作为评价土壤当季供钾能力的速率指标。

分类号: S154.4

  • 相关文献

[1]土壤钾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 章明清,颜明娟,林琼,李娟,陈子聪,吴启堂,陈防. 2008

[2]花生热泵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王安建,高帅平,田广瑞,刘丽娜. 2015

[3]莴笋烫漂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失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郑海鹰,傅玉颖,石玉刚,励建荣,郑海波. 2011

[4]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色泽变化. 庞文倩,刘春菊,李大婧,李越,赵邯,牛丽影,吴海虹,白冰,陈艳萍,袁建华,朱野. 2023

[5]棉籽粕固态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构建. 吴逸飞,孙宏,姚晓红,王新,汤江武. 2012

[6]糖姜间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 李维新,魏巍,何志刚,林晓姿,梁璋成. 2012

[7]重金属在土壤中竞争吸附动力学的模型建立与参数求算. 刘继芳,蒋以超,李韵珠,曹翠华,靳兆安. 2004

[8]速冻莲藕片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 刘春菊,钱旻,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7

[9]干旱半干旱灌区土壤钾的运移及研究现状. 张朋,尹飞虎,李光永. 2015

[10]河北省主要土壤2次普查钾素养分状况变化分析. 韩宝文,贾良良,李春杰,邢素丽,刘孟朝. 2009

[11]兴城地区土壤钾素状况及施钾肥对玉米的影响. 何景友,安景文,刘慧颖,王秀娟. 2003

[12]橡胶园土壤钾素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以海南省琼中县为例. 覃怀德,吴炳孙,吴敏,韦家少,何鹏,王大鹏,高乐. 2013

[13]温度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的影响. 金继远,高广领,王泽良,张乃凤. 1992

[14]几种土壤氟吸附动力学研究. 魏志远,黎成厚,漆智平. 2006

[15]基于DGT技术分析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迁移动力学过程. 陶春军,文宇博,李明辉,马明海,王家嘉,张笑蓉. 2022

[16]氟啶胺胁迫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骆爱兰,余向阳. 2011

[17]土壤磷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 陈子聪,李娟,章明清,颜明娟,林琼,吴启堂. 2007

[18]黑土土壤水分高光谱特征及反演模型. 姚艳敏,魏娜,唐鹏钦,李志斌,余强毅,许新国,陈佑启,何英彬. 2011

[19]县域农田土壤采样布局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 陈天恩,董静,陈立平,陈栋. 2012

[20]一个改进的土壤铵、磷和钾等温吸附新模型. 颜明娟,章明清,陈防,林琼,陈子聪,李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