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茯砖茶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粟本文

作者: 赵熙;黄怀生;郑红发;银霞;黄静;钟兴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陈年茯砖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1009-525X

年卷期: 2014 年 41 卷 04 期

页码: 27-30

摘要: 以1984年和2014年生产的茯砖茶为材料,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糖、总黄酮、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陈年茯砖茶与2014年的茯砖茶相比,茶多酚、水浸出物和茶红素含量均显著减少,降幅达30%以上;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黄酮和茶黄素下降幅度在18.80%~26.75%;可溶性总糖和茶多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未达显著水平;而茶褐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增幅35.6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984年的茯砖茶汤色红棕,陈香显著,滋味醇和。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湖南沅陵4种绿茶品质成分分析. 黄浩,唐睿,银霞,钟妮,郑红发. 2017

[2]不同光质萎凋对白牡丹茶品质的影响. 黄藩,唐晓波,张成,罗凡,叶玉龙. 2021

[3]茶树新品系新选801和新选807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郭吉春. 2013

[4]高香型涌溪火青茶加工方法研究. 王文杰,董永泓,雷攀登,吴琼,项德财. 2013

[5]朵贝茶感官品质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王徐,赵雪,郭建军,蔡云,任欢,任羡,李航. 2021

[6]萎凋失水率对瑞香绿茶品质的影响. 陈志辉,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 2012

[7]变温萎凋技术对贡眉白茶品质的影响. 黄藩,王迎春,叶玉龙,龚雪蛟,黄颖博,熊元元. 2022

[8]冬春季低温期茶园覆盖转光膜的生理生态效应. 刘嘉裕,胡海涛,刘晓瑭,陈震东,梁成额,唐颢. 2023

[9]20个抹茶产品品质特点及生化成分分析. 俞露婷,陈美春,陈红平,陈利燕,金迪,傅尚文,金寿珍. 2022

[10]基于碣滩茶质量标准等级的代表性企业产品品质差异分析. 黄怀生,黎娜,钟兴刚,舒珲,唐睿,陈大海,邓传建,张艳,粟本文. 2023

[11]仁化白毛茶生化成分与成品白茶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乔小燕,吴华玲,韩雪文,王曦,卓敏,邵燕华,谢汉茂,陈栋. 2015

[12]不同干燥方式下黑毛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赵熙,钟妮,余鹏辉,黄浩,周浩,谭正初,郑红发. 2022

[13]白茶感官品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孔祥瑞,王让剑,杨军,郭吉春. 2013

[14]烘焙对冷藏后名优绿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黄藩,罗凡,张翔,胥亚琼,尧渝,李兰英,龚雪蛟. 2022

[15]红光和黄光萎凋对白毫银针及寿眉白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黄藩,张厅,尧渝,夏陈,刘飞,罗凡,张成. 2021

[16]响应面设计优化工夫红茶萎凋工艺参数. 滑金杰,袁海波,江用文,汪芳,陈根生,刘千录. 2015

[17]外源酶处理对黑毛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赵熙,黄浩,钟妮,余鹏辉,郑红发. 2019

[18]茶树新品系苦茶21-1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李赛君,段继华,黄飞毅,雷雨,罗意,康彦凯,丁玎. 2018

[19]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宋振硕,卫聿铭,李铁汉,项丽慧,张应根,陈林,宁井铭. 2024

[20]沼液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皮发娟,刘晓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