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海黄'花瓣色斑呈色的转录及代谢机制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符真珠

作者: 符真珠;袁欣;王二强;王晓晖;高杰;王慧娟;李艳敏;韩新蕊;师曼;王亮生;张和臣

作者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牡丹;色斑;类黄酮;类胡萝卜素;R2R3-MYB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24 年 60 卷 010 期

页码: 1524-15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花色是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的重要观赏性状,其中花瓣具有色斑是一些牡丹品种群的重要呈色特征。通过分析牡丹‘海黄’花瓣斑和非斑部位色素代谢组,发现类胡萝卜素和黄酮醇类是非斑部位的主要色素,而花青苷则是色斑呈现的关键色素。转录组及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斑和非斑部位的差异转录本中,植物激素信号、R2R3-MYB转录因子及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富集,表明其可能参与了‘海黄’花瓣的呈色过程,其中MYBs-SG7与黄酮醇合成酶基因FLS在非斑部位具有优势表达特性。在矮牵牛花瓣中瞬时表达MYBs-SG7基因可以特异性激活FLS基因的表达,进一步证实了黄酮醇合成途径是‘海黄’花瓣非斑部位呈现黄色的主要途径。该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牡丹花瓣色斑呈色机制的理解,而且为以西南牡丹作为育种亲本开展花色定向育种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分类号: S685.11

  • 相关文献

[1]多花水仙花期类胡萝卜素物质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变化. 何炎森,杨碧云,李科,陈晓静. 2013

[2]2个西洋梨红色芽变品种与原品种果实发育期果皮色素变化比较研究. 李俊才,李宝江,于丹,刘成. 2010

[3]喷施山梨醇对解袋后桃果肉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周平,颜少宾,郭瑞,张小丹,廖汝玉,金光,吴瑞东. 2020

[4]植物花瓣呈色机理及花色分子育种. 张和臣,袁欣,高杰,王校晨,王慧娟,李艳敏,王利民,符真珠,李保印. 2023

[5]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2024

[6]李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周丹蓉,方智振,廖汝玉,叶新福,姜翠翠,潘少霖. 2013

[7]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山楂黄色和红色果皮呈色物质差异分析. 郭荣琨,董宁光,农惠兰,王菡,滕维超,孟佳欣. 2024

[8]菠萝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色泽和色素的变化. 杨祥燕,蔡元保,李绍鹏,孙光明. 2009

[9]李果实色泽与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潘少霖,姜翠翠,廖汝玉,王小安. 2015

[10]兰花花色化学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李崇晖,仇键,杨光穗,王存,黄素荣. 2013

[11]遮光对沪油018油桃果皮花色苷含量及果实着色的影响. 杜纪红,叶正文,张学英,苏明申,高清华. 2008

[12]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范敏,金黎平,黄三文,谢开云,刘庆昌,屈冬玉. 2008

[13]2个杏品种不同成熟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王金政,李英朋. 2010

[14]烹调方法对3种叶菜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何湘漪,何洪巨,范志红,王蓉,王璐. 2016

[15]柑橘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单杨,丁胜华,苏东林,刘伟,张菊华. 2021

[16]莲雾农科二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泽和色素的变化. 魏秀清,章希娟,余东,许玲,陈志峰,许家辉. 2012

[17]彩色甜椒果实转色期色素的消长规律. 吴雪霞,薛林宝,陈建林,朱为民. 2005

[18]菠萝R2R3-MYB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陈哲,胡福初,阮城城,范鸿雁,郭利军,张治礼. 2019

[19]柑橘转录因子基因CitMYB22的分离、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李永杰,马岩岩,谢让金,何绍兰,易时来,吕强,郑永强,王武,邓烈. 2016

[20]越橘果实转录组及R2R3-MYB转录因子分析. 宋杨,刘红弟,张红军,窦连登.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