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植酸作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宋蕊

作者: 杨宋蕊;刘录祥;赵林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植酸;作物;突变;育种;微量营养元素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8 年 9 卷 02 期

页码: 263-265+2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系统评述了植酸的生物学和生化合成、植酸的含量与贮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低植酸作物的营养功能、低植酸作物的诱变培育和低植酸突变性状的遗传研究,展望了低植酸作物培育的前景。

分类号: S31

  • 相关文献

[1]小麦春季喷施硼肥促高产. 吴玉光. 2011

[2]低植酸作物品种的选育与展望. 赵伟. 2011

[3]低植酸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郭怡璠,杨淑萍,张宏纪,刘文林,孙岩,刘东军,耿宏伟. 2015

[4]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5]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 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 2012

[6]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7]我国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玉,姜永平,刘军民. 2008

[8]香石竹辐射诱变材料和方法的比较研究. 莫锡君,熊丽,桂敏,蹇洪英,吴旻,尹桂芬. 2006

[9]TILLING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及育种中的应用(英文). 汪得凯,孙宗修,陶跃之. 2006

[10]信息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朱大洲,王成,王晓冬,于春花,赵春江. 2011

[11]基因自组织与作物遗传育种. 崔世友. 1995

[1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张玉烛,张岳,曾翔,屠乃美. 2008

[13]农用无人机多传感器遥感辅助小麦育种信息获取. 杨贵军,李长春,于海洋,徐波,冯海宽,高林,朱冬梅. 2015

[14]中国粮食作物辐射诱变育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志东,胡瑞法. 2002

[15]植物染色体重排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薛皦,朱庆锋,陈沛,冯彦钊,于洋. 2024

[16]试议作物环境敏感雄性核不育系选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薛光行. 1995

[17]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NIRDRSA)在作物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李庆春,王文真,张玉良,贺微仙,杨金华,林澄菲,李宗智. 1992

[18]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配合力改良的育种技术. 谢福来,史忠良,杨三维,高炜,常建忠,郑军. 2016

[19]我国辐射诱变育种的现状分析. 王志东. 2005

[20]种业改革是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 张世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