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浮游动物稳定同位素研究——碳稳定同位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华雪

作者: 刘华雪;徐军;李纯厚;陈作志;黄洪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南海;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广义加性模型

期刊名称: 热带海洋学报

ISSN: 1009-5470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59-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章分析了南海南部海域(108°~117°E;4°~12°N)春季和夏季不同粒径范围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特征。根据粒级将浮游动物分成三组,分别是>500μm组(大型)、380~500μm组(中型)和180~380μm组(小型)。研究结果显示浮游动物δ13C值存在着显著的季度变化。夏季大型浮游动物δ13C平均值比春季高,而春季中型和小型浮游动物δ13C平均值比夏季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粒级浮游动物稳定同位素δ13C值并无显著性差异。广义加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和小型浮游动物δ13C值与对应粒径的浮游动物生物量没有明显的关系,与75m层盐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中型浮游动物与环境因素及生物量的关系不明显,显示水体垂直混合的季节变化对大型和小型浮游动物δ13C值有一定的影响。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南海南部浮游动物稳定同位素研究——氮稳定同位素. 刘华雪,徐军,李纯厚,陈作志,黄洪辉. 2015

[2]陆源有机碳对莱州湾浮游动物能量贡献的初步研究. 张明亮,齐占会,李斌,王斐,韩慧宗. 2018

[3]南海北部不同粒级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研究. 刘华雪,张文博,徐军,李纯厚,黄洪辉. 2018

[4]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 李纯厚,贾晓平,蔡文贵. 2004

[5]南沙群岛海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pp.)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飞雁,王亮根,王雪辉,宁加佳,谷阳光,李亚芳. 2016

[6]西北太平洋巴特柔鱼渔场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樊伟,崔雪森,沈新强. 2004

[7]中国南海外海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CPUE标准化研究. 谢恩阁,周艳波,冯菲,吴洽儿. 2020

[8]环境因子对浙江沿岸春季日本鲐(Scomber japonicus)幼鱼生长、分布的影响. 朱文斌,崔国辰,胡翠林,朱海晨,王雅丽,蒋日进,张亚洲,冯春雷. 2021

[9]西南大西洋鱿鱼钓渔船作业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杨胜龙,史慧敏,樊伟,张衡,费英杰,张涵. 2022

[10]基于权重分析和GAM模型的秋刀鱼舷提网作业性能影响因素. 刘洋,石永闯,花传祥,朱清澄,王晓栋,孟令文. 2022

[11]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研究影响罩网沉降性能的因子. 李杰,张鹏,王腾,晏磊,杨炳忠,陈作志. 2021

[12]珠江西部河口中华白海豚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新星,陈涛,李敏,王雪辉,王跃中. 2018

[13]环境因子对东海区帆式张网主要渔获物渔获量影响. 周甦芳,樊伟,崔雪森,程炎宏. 2004

[14]呼伦贝尔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吴欣珈,薛玮,严翊丹,聂莹莹,叶立明,徐丽君. 2025

[15]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分析的布氏田鼠冬季洞群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杜波波,冀超,王大伟,刘晓辉,刘升平,林克剑. 2025

[16]荒漠草原碳酸盐岩土壤有机碳向无机碳酸盐的转移. 张林,孙向阳,曹吉鑫,高程达,宝音贺希格. 2010

[17]丛枝菌根真菌在内的土壤真菌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正反馈:证据来自野外实验(英文). 刘万学,刘文志,任玉晶,万方浩,张利莉. 2014

[18]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莫宝霖,秦传新,陈丕茂,黎小国,冯雪,佟飞,袁华荣. 2017

[19]北京地区典型绿化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赵娜,李少宁,徐晓天,王伟娜,鲁绍伟. 2021

[20]样本预处理方式对罗氏沼虾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检测的影响. 李月,刘晃,谢正丽.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