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梅茹玉

作者: 梅茹玉;毛克彪;杜宝裕;孟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自然灾害;干旱;风险评估;信息扩散;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综合区划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216-2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旱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格局,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出发确定10个指标,为河北省农业防旱抗灾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文章基于自然灾害理论,利用2000—2018年河北省气象站点数据,计算水分亏缺指数,并通过建立农作物减产率和水分亏缺指数的关系来确定不同干旱等级的临界阈值,建立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干旱危险性评估模型。利用遥感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建立承灾体暴露性模型、环境敏感性模型和防灾减灾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结果](1)将信息扩散模型应用于小样本事件中,弥补资料不足带来的缺陷,可对不同级别的干旱进行风险评估;(2)干旱发生程度以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发生严重干旱的概率极低,致灾因子是影响旱灾程度的关键因素;(3)冬小麦和夏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风险的空间分布是不均的,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呈现零星点状分布,冀中和冀南综合风险比较高,防灾减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灾对该区的影响力度,而对于冀东地区来说,承灾体的暴露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决定了旱灾对该区的影响力度。[结论]因此,建立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地识别农业旱灾高风险区,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持。

分类号: S512.11%S513%S423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江懿,陈磊,陈娟,任竹. 2016

[2]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安徽省农业风雹灾害风险评估. 江懿,陈磊,任竹,陈娟. 2016

[3]改进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用于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灾变监测. 李崇瑞,游松财,武永峰,王一昊. 2019

[4]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春玉米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杨晓光,曲辉辉,冯利平,黄彬香,王靖,施生锦,武永峰,张晓煜,肖小平,杨光立,李茂松. 2009

[5]近50年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董秋婷,李茂松,刘江,王春艳. 2011

[6]我国玉米主产省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吴祖葵,杨敬华,刘勍. 2018

[7]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张峭,王克. 2011

[8]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王春乙,张玉静,张继权. 2016

[9]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变化的土壤耕作技术. 尹小刚,刘武仁,郑洪兵,张海林,褚庆全,文新亚,殷鹏飞,陈阜. 2012

[10]基于GIS的尺度推绎理论与方法研究——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何英彬,陈佑启. 2004

[11]基于GIS的尺度推绎理论与方法研究——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何英彬,陈佑启. 2004

[12]基于GIS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综合区划——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何英彬,陈佑启,常欣,程序. 2004

[13]东北三省农作物洪涝时空风险评估. 赵思健,张峭. 2013

[14]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期及其评估. 郭君,赵思健. 2016

[15]基于信息扩散的刺梨基地路边重金属污染评价. 曾庆兰,吴迪,普福敏,向美,杨珍. 2023

[16]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与适应Ⅱ.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越冬粮油作物干旱时空特征. 隋月,黄晚华,杨晓光,李茂松. 2012

[17]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与适应Ⅳ.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玉米干旱时空特征. 隋月,黄晚华,杨晓光,李茂松. 2013

[18]自然灾害对苏北沿海棉区棉花的影响及其对策. 费月跃,黄志勇,吉荣龙,崔必波. 2009

[19]建国40年间(1949—1988)海南岛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及其抗救措施. 胡玉萍,惠富平,颜家安. 2007

[20]日本水土保持应用遥感技术简介. 李晓华,李铁军.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