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间种黄豆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才文
作者: 吴才文;杨洪昌;陈学宽;刘家勇;陆鑫;赵俊;王建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豆;间种;甘蔗;生长;产量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4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645-65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8个甘蔗品种栽种后不同时间播种黄豆对甘蔗田间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种时间对甘蔗分蘖、有效茎数和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且8个种表现趋势一致。苗期间种黄豆不影响甘蔗的株高、茎径和后期锤度。栽后即间种黄豆,甘蔗分蘖和后期有效茎显著降低,造成甘蔗大幅度减产;出苗初期间种,甘蔗无效分蘖数显著降低,成茎率高,有效茎多,甘蔗的产量高。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梁江,陈渊,马汉宝. 2008
[2]甘蔗间种菜用大豆对甘蔗产量、品质及间种后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 方锋学,龙明华,刘海斌,汪淼,翁梦苓,周艳霞,张旭升,孙立,黄芳,蒋洪涛. 2011
[3]不同间种绿豆方式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维赞,李长宁,李毅杰,梁强,刘晓燕,朱秋珍. 2014
[4]甘蔗间种大豆最佳模式探讨. 梁景文,陆文娟,罗积维,侯青光. 2013
[5]间种大豆对宿根甘蔗的影响. 覃刘东,杨建波,彭东海,杨丽涛,李杨瑞. 2019
[6]甘蔗间种大豆的试验. 李杨瑞,杨丽涛,方锋学,朱秋珍,谢金兰,刘晓燕. 2011
[7]幼龄胶园间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罗萍,姚艳丽,贺军军,程儒雄,马德勇,黄海杰,华元刚. 2013
[8]甘蔗苗期间种大豆增产增收效应分析. 吴才文,刘家勇,王建光,陈学宽,杨洪昌. 2004
[9]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分析. 江泽普,刘斌,黎焕光,廖青,刘永贤,陈桂芬,何永群,韦广泼,黄玉溢. 2010
[10]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 贺军军,姚艳丽,罗萍,马德勇,程儒雄,张华林. 2015
[11]我国甘蔗间种不同作物的研究进展. 汪淼,方锋学,翁梦玲,吴建明. 2012
[12]不同种植模式对海南榴莲幼树生长的影响. 邓会栋,郭利军,华敏,罗志文,陈哲,李斯宇,吴晓慧,冯学杰. 2023
[13]粉垄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韦本辉,甘秀芹,刘斌,申章佑,李艳英,周佳,劳承英,胡泊,吴延勇. 2017
[14]生态养猪垫料对新植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桂芬,沈方科,唐其展,刘忠,黎晓峰,俸祥仁. 2013
[15]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韦广泼,刘斌,陈桂芬,黄东亮,李杨瑞. 2010
[16]缓释肥和专用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泽普,邢颖,杨绍锷,陈桂芬,梁潘霞,蒙炎成. 2017
[17]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李琴,秦芳,李杨瑞. 2019
[18]6个木薯品种不同行距间种毛豆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周宾,邓春恒,范大泳. 2014
[19]武鸣县木薯间(套)种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陆昆典,李兆贵,李春光,黄洁. 2011
[20]玉米套黄豆经济施用尿素试验报告. 罗世洪. 198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7个澳洲坚果主栽品种果仁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分析
作者:段敏仙;张碧蓉;杨帆;李雪佳;史文斌;闫素云;唐少平;赵俊;周先艳
关键词:澳洲坚果;果仁;脂肪酸;分析方法
-
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抗倒伏性评价
作者:俞华先;安汝东;桃联安;经艳芬;郎荣斌;边芯;张钰;刘新龙;刘家勇;赵丽萍;刘洪博;张革民;张保青
关键词:大茎野生种;南涧果蔗;抗倒伏;农艺性状
-
高产抗逆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的选育
作者:任生林;覃伟;陈学宽;黄应昆;姚丽;张静;吴才文;刘家勇;赵培方;赵勇;昝逢刚;夏红明;赵丽萍;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抗逆性;选育
-
高糖新品种云蔗1640花叶病原的检测与脱毒种苗生产
作者:吴转娣;赵培方;杨洪昌;昝逢刚;覃伟;杨立凡;郭家文
关键词:甘蔗;’云蔗1640’;花叶病;脱毒种苗;种苗繁育与推广
-
云南省元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恢复性发展对策
作者:郑美英;陈永春;赵俊;杨坤;张燕艳;白亚东;李俊;李江健;赵兴东
关键词:蔗糖产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经营模式转变;云南省元江县
-
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作者:张静;杨昆;吴才文;赵培方;夏红明;昝逢刚;姚丽;覃伟;赵丽萍;陈学宽;刘家勇;赵俊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强宿根;选育
-
芝麻蒴果光合作用对粒重形成相关性状的贡献率分析
作者:赵俊;段先琴;陈艳妮;汪文倩;曾袁琳珺;危文亮;孙建
关键词:芝麻;蒴果;光合贡献率;粒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