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人工杂交育苗及中间培育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善央
作者: 朱善央;吴杨平;沈和定;陆锦天;顾邦祥;袁建冲;沈卫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泥螺;人工杂交;育苗;中间培育;增养殖
期刊名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8-830X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32-36
摘要: 对2002年和2003年的6~7月先后4次从朝鲜某滩涂养殖场引进的规格为8.3~12.5 g泥螺1 299 kg,以及采集自江苏启东当地自然海区规格为3.3~2.7 g的优质泥螺675 kg,进行亲贝育肥蓄养、人工催产、杂交繁育、浮游幼虫培育、附苗和利用土池进行稚贝大规模苗种中间培育试验。2年间除受灾损失稚贝1.045亿粒外,共对5.555亿粒经中间培育的幼贝进行滩涂围网及池塘养殖。至2003年10月31日,共捕获规格为6.3~7.1 g的商品螺1 147 t,,产值931.7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是适宜在江苏沿海滩涂作为产业化规模贝类增养殖的优良品种,此技术在国内尚未开展。
分类号: S966.28
- 相关文献
[1]盐度对不同规格泥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吴文广,张继红,方建光,房景辉,魏龑伟. 2013
[2]莱州湾泥螺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基于AHP的YAAHP软件实现. 吴文广,张继红,魏龑伟,方建光. 2014
[3]泥螺繁殖行为及早期发育的观察. 隋延鸣,蒋慧敏,孙可,陈馨雅,李磊,万连营,吕林兰. 2024
[4]黄河口泥螺种群夏季分布特性及其与底质环境的关系. 吴文广,冷宇,张继红,张守本,杜美荣. 2013
[5]黑蝶贝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明强,李有宁,郭华阳,严俊贤,吴开畅,张殿昌,王雨. 2016
[6]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Bloch)中间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8
[7]鞍带石斑鱼印Epinephelus lanceolatus(Bloch)中间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8
[8]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试验.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利雄,陈健光. 2004
[9]西施舌苗种的中间培育.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健光,陈素文. 2004
[10]关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ra(Forskal)苗种中间培育(Intermediate Rearing)技术的探讨. 王建钢,于忠利,左振德. 2004
[11]青蛤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李树国,陆锦天,朱善央. 2006
[12]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2005
[13]日本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et schlegel)增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谢营梁. 1992
[14]光裸方格星虫增养殖对滩涂底质的影响. 李俊伟,颉晓勇,郭永坚,朱长波,陈素文,丁贤,李婷,陈振国. 2018
[15]美洲白鲟养殖业及人工繁殖技术. 廖国璋. 1991
[16]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 陈利雄,吴进锋. 2004
[17]青蛤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研究. 周琳,于业绍,顾润润,郑国兴,杨世俊,叶朝庚. 2000
[18]我国紫云蛤科经济贝类的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概况. 陈利雄,陈素文,麦扬珊,吴进锋. 2005
[19]我国海洋软相底质底栖经济贝类的可持续利用探讨. 吴进锋,梁超愉,陈利雄,陈素文,李夏. 2005
[20]蛸类渔业概况及增养殖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之明,徐实怀,贾晓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脊尾白虾引种及多品种混养集成与示范
作者:刘俊杰;肖李霞;陶冶;孟玲玲;朱善央;陆锦天;沈新强;王云龙;马凌波;顾邦祥;袁建冲
关键词:
-
采卵方法对西施舌早期发育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德经;朱善央
关键词:西施舌;采卵方法;幼虫发育生长
-
中国蛤蜊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德经;朱善央;黄金凤;袁建冲;卞佩佩
关键词:中国蛤蜊;幼虫;稚贝;环境因子;人工培育
-
福建与江苏西施舌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作者:刘德经;朱善央
关键词:西施舌;福建与江苏沿海;野生种群;形态差异;多元分析
-
pH对西施舌受精卵与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德经;朱善央
关键词:西施舌;受精卵;面盘幼虫;生长发育;附着变态;pH
-
低剂量核辐射在文蛤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朱善央;於志华;孙来彦;吴杨平;何健;李树国;谢建民;董建波;龚海静;鲍丹
关键词:文蛤;~(60)Coγ射线;核辐射;低剂量;生长;抗病性
-
河蟹和罗氏沼虾幼体对海水中K~+、Ca~(2+)、Mg~(2+)的需要量
作者:李树国;催海鹏;朱善央
关键词:河蟹;罗氏沼虾;幼体;K+、Ca2+、Mg2+;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