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2005~2008年引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凯
作者: 吕凯;张志转;魏凤娟;李杨;朱永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安徽农业科学;引文分析;学科分布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0 年 18 期
页码: 2+5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依据中国引文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对《安徽农业科学》2005~2008年引文中的中文期刊部分进行统计,并根据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附表——专业期刊一览表,对这些中文期刊进行专业分类。
分类号: G353.1
- 相关文献
[1]媒体融合背景下OSID在农业科技期刊中的应用——以《安徽农业科学》为例. 鲍勇,孙红忠,金琼琼. 2020
[2]《安徽农业科学》来稿量变化原因分析. 陈磊. 2009
[3]“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号召下《新疆农业科学》担当与作为实践研究. 张琼,王芳,岳荣强. 2023
[4]《新疆农业科学》2007年—2011年刊登论文学科分布分析. 王芳,张琼,李朝晖. 2012
[5]《热带作物学报》1996~2000年论文分析. 叶静. 2001
[6]《中国水稻科学》的载文被引情况分析与评价. 邬亚文,李建,夏小东,职桂叶,程式华. 2005
[7]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论文产出能力及其影响力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 张玉玮,王晓蓉,贾宝红,宋斌. 2015
[8]《贵州农业科学》2011—2012年载文分析. 姜萍,陈静,冯卫,高红卫,聂克艳,杨林,杨晓容,陈沫,刘海,颜艳,王海. 2013
[9]2002至2006年《大麦与谷类科学》文献计量统计与分析. 李颖,左立新,张明生,丁金海,张彦平. 2007
[10]《蚕业科学》2000-2004年引文分析. 石淑萍,李喜升,仝振祥. 2006
[11]2006~2010年《玉米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张立娜,李万良,杨波,杨信东,张英. 2011
[12]从科技论文引文数据看三省农科院学科发展. 张雪清. 2009
[13]《中国水稻科学》发表后两年内零被引论文分析. 职桂叶,何建妹,夏小东,阮刘青. 2013
[14]日本文献计量学研究概况述评. 程小澜,余兆海. 1993
[15]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 王海花,张继忠,杨新华,黄玺. 2011
[16]《中国水稻科学》发表后两年内零被引论文分析. 职桂叶,何建妹,夏小东,阮刘青. 2013
[17]《广东农业科学》2004—2012年载文和引文分析. 苏柱华,马力,张辉玲,储霞玲,崔建勋. 2012
[18]世界杏研究态势分析.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李英朋. 2014
[19]基于引文动机的文献老化研究. 刘茜,王健,王剑. 2015
[20]《中国草食动物》2006-2010年载文、作者和引文统计分析与评价. 肖玉萍,魏云霞,杨保平,程胜利.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淮地区苜蓿短期连作对后作高丹草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作者:李争艳;徐智明;李岩;李杨
关键词:苜蓿-高丹草轮作;高丹草生长;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环境
-
不同品质青稞种子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黄海皎;李杨;高小丽;拉巴扎西;田朋佳;尼玛央宗;常子慧;廖文华
关键词:青稞;品质;代谢组学;LC-MS/MS;差异代谢物
-
苯醚甲环唑胁迫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分析
作者:敖静;李杨;刘晓辉;高晓梅;孙玉禄;宋立群
关键词:农田土壤;苯醚甲环唑;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作者: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彩色油菜种质;DW871
-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东阳;刘国;黎洁;邓全;马鹏;陈娟;李斌;王勇;江连强;郭仕平;伍兴隆;李杨;蒲德强
关键词:豆蚜;十斑大瓢虫;温度;生物防治
-
三维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橄榄油中掺假廉价油
作者:吴梅凤;李杨;李敏敏;王凤忠;李龙
关键词:橄榄油;掺假;三维荧光光谱;机器学习;快速检测
-
青贮压实的影响因素与技术策略
作者:严旭;左艳春;王红林;吴子周;李杨;王强锋;杜周和
关键词:青贮;孔隙度;压实;填充密度;体积密度;青贮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