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葡萄表皮生物性危害因子及链格孢毒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伟
作者: 张伟;刘保友;臧宏伟;鹿泽启;张悦丽;刘传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食葡萄;生物性危害因子;链格孢毒素
期刊名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ISSN: 1004-7360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36-40+44
摘要: 为确定链格孢属真菌发酵液和鲜食葡萄中链格孢酚(AOH)、链格孢酚甲基乙醚(AME)、链格孢霉素(ALT)和细交链孢菌酮酸(TeA)4种链格孢霉毒素的含量,对我国两个鲜食主栽品种‘巨峰’‘红地球’的50份样品表皮的生物性危害因子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鲜食葡萄表皮的生物性危害因子主要为曲霉属、链格孢属和青霉属真菌,其中链格孢属真菌主要为Alternaria alternata,而A. alternata的产毒发酵液中能检测到AOH、AME和TeA,其中TeA的含量较高。基于链格孢毒素的毒性,要加强葡萄及其制品的风险监测。
分类号: TS255.7
- 相关文献
[1]黑斑病对新疆红枣营养成分的影响. 范盈盈,胡东强,张锐利,李晓龙,何伟忠,华震宇,李静,武爱波,王成. 2020
[2]短波紫外线处理对3种链格孢毒素的降解作用研究. 李祖梁,姜楠,王刘庆,王蒙,朱璇. 2019
[3]农产品中链格孢毒素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 范盈盈,马玉珊,田维娜,刘峰娟,王艳,王成. 2020
[4]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研究进展. 闫璐,高贵田,哈益明,范家霖,陈云堂. 2016
[5]红枣及其制品链格孢毒素的QuEChERS-UPLC-MS/MS检测方法建立及其污染分析. 鲁玲玲,范盈盈,张锐利. 2022
[6]果品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进展. 李志霞,聂继云,闫震,张晓男,关棣锴,沈友明,程杨. 2017
[7]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研究进展. 闫璐,高贵田,哈益明,范家霖,陈云堂. 2017
[8]我国大棚葡萄的营养及施肥技术. 温明霞,聂振朋,林媚,冯先桔. 2006
[9]优势鲜食葡萄良种-瑰香怡. 王德生. 2003
[10]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黔东南地区的引种表现. 何伟,唐冬梅,刘富涛,仲伟敏,赵凯. 2017
[11]鲜食葡萄绿色发展目标与“双减”增效关键技术. 吉沐祥,毛妮妮,彭燕琼,王建华,杨勇,邬劼,刘照亭. 2018
[12]宁夏鲜食葡萄采后保鲜产业化的技术措施浅析. 张光弟,吴立伟,李玉鼎,桑晓钰,王国珍,马文平. 2005
[13]江苏沿海地区鲜食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 王景宏,杨智青,丁海荣,徐文华,顾克余,杨华. 2008
[14]6个欧亚种葡萄果粒品质比较研究. 周步海,顾克余,李洪山,申玉香,纪亚楠,黄国维,马骅巍. 2011
[15]江苏省鲜食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吉沐祥,李国平,芮东明,毛妮妮,刘吉祥,任俊鹏,庄义庆,肖婷. 2015
[16]天山北坡鲜食葡萄“厂”字型整形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郭绍杰,吴新宏,苏学德,李鹏程,夏劲松. 2014
[17]无核葡萄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上). 潘春云. 2002
[18]新疆地区鲜食葡萄花果管理集约化技术的研究. 管雪强,王平,何娟,雷玉娟,杨阳,吴敏. 2012
[19]山东产区露地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 杜远鹏,姚玉新,李勃,管雪强,翟衡. 2016
[20]鲜食葡萄冻害研究进展. 郭绍杰,陈恢彪,李铭,苏学德,李鹏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四川省冬小麦播种前后病虫害防治指南
作者:夏先全;肖万婷;魏会廷;吴晓丽;张伟;叶慧丽
关键词:四川省冬小麦;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精细管理
-
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作者:徐寸发;陈飞;孙以文;张伟;单成俊
关键词:不同产地;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
灯光颜色对SPF鸡育雏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伟;于海波;王园园;李昌文;夏长友
关键词:SPF鸡;育雏;灯光颜色;生长性能;料重比
-
SPF鸭2种饲养方式环境指标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伟;于海波;张筱磊;李昌文;夏长友
关键词:SPF鸭;环境质量;环境指标
-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路明;王薪淇;张伟;郑淑波;刘文国
关键词: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创新路径
-
不同浓度氯吡脲对薄皮甜瓜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田立鹏;武云鹏;张伟;李肯
关键词:薄皮甜瓜;氯吡脲;产量;品质
-
致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作者:丁颖;张伟;魏铭清;刘非凡;张倩;周霞;王震;张辉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