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山西老陈醋发酵及熏蒸过程中风味与功能成分的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涛

作者: 陈涛;桂青;郭俊陆;王正刚;陈福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风味成分;功能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酿造

ISSN: 0254-5071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15-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探讨了山西老陈醋发酵及熏蒸过程中风味及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变化。结果表明,醋醅中酸、酯类含量较高,醛、酮和杂环类化合物的含量较低。熏蒸阶段,乙酸、庚酸含量增加,其他挥发酸的含量降低,醛、酮和杂环类的种类明显增加。多酚、黄酮的含量在酒精发酵阶段分别由1.42 g/100 g、17.10 mg/100 g增至2.07 g/100 g、34.48 mg/100 g,随后变化较小;游离阿魏酸的含量在酒精发酵第1~3天由9.34μg/g降至0.59μg/g,第4~16天基本不变,随后由19.49μg/g增至66.54μg/g。结合态阿魏酸的含量在酒精发酵阶段由634.75μg/g降至421.42μg/g,醋酸发酵前期增至1 607.5μg/g,随后缓慢降低;川芎嗪在发酵的第22天开始检测到,第31天达到5.26μg/g。γ-氨基丁酸含量在酒精发酵阶段由30.70 mg/100 g增至119.78 mg/100 g,随后其含量缓慢降至43.45 mg/100 g。

分类号: TS264.22

  • 相关文献

[1]传统工艺山西老陈醋发酵及熏蒸过程中常规成分的变化分析. 陈涛,桂青,郭俊陆,王正刚,陈福生. 2017

[2]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乳酸菌和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高粱单宁对其生长的影响. 郭旭凯,杨玲,刘聪,王琪,段冰,郭睿,邵强,柳青山. 2018

[3]传统山西老陈醋增香酵母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陈嘉,冯志宏,施俊凤. 2020

[4]动态顶空结合气质联用法测定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朱宏,王爱莉,仇菊,李再贵. 2016

[5]传统山西老陈醋醋化中生物活性物质动态分析. 冯志宏,施俊凤,陈嘉. 2019

[6]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真菌的分离、鉴定及高粱单宁对其生长的影响. 刘聪,王琪,杨玲,郭旭凯,段冰,郭睿,邵强,柳青山. 2019

[7]贵州青茶工艺试验初报. 刘晓霞,郑文佳,郑道芳,申东,赵华富. 2010

[8]浅析贵州茶叶初加工发展趋势. 申东,黄恭清. 2013

[9]浙江玫瑰醋的工艺改进. 虞淼,励建荣,裘纪莹,蒋予箭,梁新乐. 2006

[10]浙江玫瑰醋生产工艺现状及其改进. 蒋予箭,虞淼,蒋跃明,励建荣. 2008

[11]论铁观音传统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李书魁,陈素全,陈扬. 2020

[12]松阳县晓英家庭农场乡愁产业融合发展的实例分析. 李晓英,黄河啸,张明生. 2020

[13]传统工艺景观资源调查与乡村性视觉感知分析. 黄国林,肖远志,符红艳,张力,肖晓玲. 2022

[14]传统缫丝工艺对蚕蛹的主要组分及蛹蛋白特性的影响. 穆利霞,廖森泰,孙远明. 2012

[15]传统与现代工艺制作拉面骨汤的营养评价研究. 屠振华,朱大洲,冯霖,孙丽娟,刘芳竹. 2015

[16]马铃薯片干燥工艺及品质研究. 刘丽,徐洪岩,张明爽,于倩倩. 2021

[17]传统“叫化鸡”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单成俊,黄开红,周剑忠,刘懋成,苏丁. 2009

[18]客家炒青绿茶发展历程及生产现状研究进展. 苏勇平,张婷,陈文,覃容,梁冬霞. 2024

[19]不同工艺对六堡茶香气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庞师婵,刘宝贵,梁光志,赵云雄,覃仁源,李子平. 2024

[20]双蛋白干酪风味物质研究. 李丽,岳喜庆,张莉,张健,杨贞耐.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