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品种演变综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荆绍凌
作者: 荆绍凌;许明学;李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演变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2 年 10 期
页码: 12-14
摘要: 吉林省玉米品种演变过程主要经历改制前和改制后两个阶段,分析了国有与民营审定玉米品种在两个阶段数量变化,加以比较。讨论了各时期主栽品种以及先锋品种给我们的思考。目前民营品种已成为种子市场主流,先锋品种在市场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中国民族种业正面临着危机和严峻的挑战,加强民族种业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弱春性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2010
[2]江苏省五十年代以来中籼稻品种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 姚立生,高恒广,杨立彬,何顺椹,顾根宝,孙明法,顾来顺. 1990
[3]宁夏春大豆品种演变及栽培技术进步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 2019
[4]湖南省早稻品种演变分析. 王联芳,陈本容,龚平,龚浩如,张秋标. 2002
[5]中国普通小麦主要品种的变种及其演变的分析. 郑殿升,李立会. 2000
[6]湖北省大麦品种演变及发展趋势. 董静,李梅芳,许甫超,秦丹丹,张俊成,葛双桃. 2012
[7]2005—2017年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李伟,张彦威,林延慧,张礼凤,王彩洁,张军,徐冉. 2018
[8]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现状分析与育种策略探讨.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郭世平,金德洲,钱存鸣,周朝飞. 2001
[9]吉林省玉米品种演变与玉米生产发展相关分析. 韩成伟,朱玉芹,李巍,李时群. 2006
[10]山西省冬小麦品种演变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李生海,赵怀生,畅志坚. 1991
[11]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张平治,徐继萍,范荣喜,夏献锋,万映秀,曹文昕. 2009
[12]我国草莓品种更替的性状演变. 马鸿翔,段辛楣,戴子林,陈秀兰,顾军. 1996
[13]东北春麦区小麦育种50年 Ⅱ.小麦品种的演变及其系谱. 祁适雨,肖步阳,王进先,辛文利. 2003
[14]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 郭强,赵久然,陈国平,滕海涛. 2000
[15]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6]2005—2014年吉林省审定玉米品种统计分析. 陈达,李淑华,任军,荆绍凌. 2015
[17]赤峰地区玉米品种选择关键技术探讨. 慈艳华,霍剑锋,孟繁盛,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杨艳梅,王洪志. 2011
[18]河北省地方标准冀单29(冀丰5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傅万新,李九云. 1998
[19]内蒙古玉米品种审(认)定现状与育种对策. 冯勇,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刘志雄,石海波. 2009
[20]北方夏玉米品种区试地点的选择. 张动敏,崔绍平,段喜顺.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2年克鲁伦河流域草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数据集
作者:李淑华;李晓岚;刘玉;高秉博;SUKHBAATAR Chinzorig;冯爱萍;李存军;任艳敏
关键词:克鲁伦河流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空间聚类;STICC聚类
-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田间道路识别方法
作者:袁翠霞;任艳敏;韩志强;刘玉;李淑华
关键词:高分辨率影像;田间道路;识别方法;面向对象;断点检测
-
水肥药一体化膜下滴灌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
作者:李淑华;迟畅;马巍;沙洪林
关键词:膜下滴灌;化学除草;水肥药一体化;玉米
-
基于U-Net网络的高标准农田道路识别方法
作者:袁翠霞;赵春江;任艳敏;刘玉;李淑华;李少帅
关键词:田间道路;识别;深度学习;U-Net;面向对象;高标准农田
-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体系的探索
作者:才卓;徐国良;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武阳春;杜金洹;侯宗运;李淑华;刘小丹;李万良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DH双轮回;快捷创制;黄绿苗标记;技术体系
-
玉米“单倍体+轮回选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武阳春;杜金洹;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于明彦;李淑华;任军;徐国良;才卓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轮回选择;技术体系
-
玉米秸秆还田中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筛选试验
作者:迟畅;马巍;沙洪林;李淑华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土壤养分;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