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体系的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才卓
作者: 才卓;徐国良;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武阳春;杜金洹;侯宗运;李淑华;刘小丹;李万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DH双轮回;快捷创制;黄绿苗标记;技术体系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相关理论和育种实践提出,在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技术基础上,应用单倍体轮选遗传修复原理,纳入主体杂优模式双向轮回选择育种理念,构建“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通过对主体杂优模式的双向DH轮回循环选择改良,逐步累加农艺性状相关有益基因频率,快速聚合雄穗自然加倍基因,保持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配合力,逐步形成两个相互对应的单倍体高自然加倍商业化核心种质群,步入简单、快捷、高效的“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该体系经全面运行实施,验证了缩短育种年限、简化操作流程、节约选系成本、提高育种效率的效果。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两种环境下玉米单倍体注射法与自然加倍研究. 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 2016
[2]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及除草剂加倍效果. 程江,郑常祥,潘敏娜,陈柔屹. 2017
[3]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4]玉米单倍体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与QTL初定位研究. 才卓,徐国良,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郭琦,刘小丹,武阳春,杜金洹. 2020
[5]外引诱导系EMK-1诱导率和早熟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 杨耿斌,程睿钰,刘兴焱,王巍,张恒. 2014
[6]玉米单倍体在黑龙江与海南自然加倍效果的对比研究.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殷跃. 2012
[7]利用玉米黄绿苗标记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早期加倍双单系(EDH)的研究. 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刘小丹,徐国良,才卓. 2020
[8]玉米“单倍体+轮回选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武阳春,杜金洹,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于明彦,李淑华,任军,徐国良,才卓. 2022
[9]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程伟东,覃兰秋,谭贤杰,周锦国,谢和霞. 2013
[10]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张秀文. 2000
[11]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闫伟平,边少锋,李伟堂,于雷,李忠芹,郑军虎,李桂梅,郑在环. 2008
[12]中国特色的玉米商业育种体系构建. 董占山,卢洪,柴宇超,才卓. 2015
[13]单倍体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孙峰成,白晨,冯勇,赵瑞霞,苏二虎,张来厚,刘志雄,李强. 2009
[14]不同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效率. 惠国强,杜何为,杨小红,刘光辉,王振通,张义荣,郑艳萍,严建兵,张铭堂,李建生. 2012
[15]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倪向群,贾波,谢庆春. 2012
[16]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才卓,徐国良,张铭堂,路明. 2008
[17]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和世代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研究. 李国良,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阎淑琴,扈光辉,王明泉. 2008
[18]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19]抗微管除草剂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果研究. 慈佳宾,李继竹,刘振库,尹日成,姜龙,郑雷雷,梁晓斐,杨伟光. 2012
[20]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技术体系与应用前景. 陈文俊,李明媚.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
2022年克鲁伦河流域草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数据集
作者:李淑华;李晓岚;刘玉;高秉博;SUKHBAATAR Chinzorig;冯爱萍;李存军;任艳敏
关键词:克鲁伦河流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空间聚类;STICC聚类
-
梨园中黑斑病菌可接种侵染并显症的植物种类分析
作者:张胜平;程颖;赵世航;赵佳强;高琪;王晋;徐国良
关键词:梨黑斑病;A. alternata;寄主植物;侵染源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关键词: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
作者:孙美红;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王绘艳;赵娟莹;柳青山;张一中
关键词:优质;食用高粱;晋白糯1号;品种选育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