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斌

作者: 袁斌;张舒;吕亮;常向前;杨小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抗病品种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5 年 54 卷 23 期

页码: 5912-59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8个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小种接种鉴定72个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能够同时抗这8个菌株的仅有鄂粳优775;能抗其中7个菌株的仅有广两优476;能抗其中6个菌株的有5个品种;14个品种能抗其中的5个菌株;9个品种能抗其中的4个菌株;还有33个品种只能抗其中的2~3个菌株;甚至有两个品种对所有菌株都感病。8个鉴定菌株表现的致病性差异大,Fu J的致病性最强,仅鄂粳优775一个品种对其有抗性;YN1也有很强的致病力,仅两个品种表现对其有抗性;16个品种表现对Sc Yc-6有抗性;其他菌株都有50%以上的品种表现出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普遍对白叶枯菌病的抗性不好,尤其是对Fu J和YN1菌株缺乏抗性,这种状况导致水稻白叶枯病构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的潜在威胁,也是近两年湖北部分地区白叶枯病成片发生,造成水稻绝收的主因。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白叶枯病菌拮抗菌筛选及水稻叶围微生物互作研究初报. 赵新华,陈卫良,李德葆. 2000

[2]哈茨木霉NF9菌株对水稻的诱导抗病性. Nzojiyobiri Jean-Berchmans,徐同,宋凤鸣,沈瑛. 2003

[3]五个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叶片生长和抗病反应中的表达研究. 缪刘杨,李莉云,刘钊,刘雨萌. 2013

[4]H_2O_2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过氧化氢酶相关基因crg表达的诱导作用. 吴茂森,胡俊,何晨阳. 2009

[5]病原细菌诱导型的水稻启动子OsBTF3p的鉴别和克隆. 吴茂森,何晨阳. 2007

[6]抗稻白叶枯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操作技术体系及其利用. 孙立华,朱作为,汤邦根,王月芳,吕学锋. 1991

[7]广西水稻区试品种(组合)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黄思良,文霞,谢玲,任建国,晏卫红. 2005

[8]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吴茂森. 2007

[9]东北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及水稻品种对9号小种的抗性. 张佳环,马周杰,刘巍,王继春,邵玺文,凌凤楼,刘一凝. 2016

[10]受水稻白叶枯病菌抑制的水稻结合蛋白OsCtBP-A基因的RNAi分析. 吴茂森,何晨阳. 2007

[11]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王涛,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2

[12]水稻近等基因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生理指标研究. 罗宽,刘毅君. 1999

[13]6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 史波,吴云雨,陈浩,管昌红,刘凤权,张红生,鲍永美. 2016

[14]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基因表达谱分析与差异性表达基因的识别. 田峰,齐放军,何晨阳. 2007

[15]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发生与防治. 黄文坤,向超,刘莹,丁中,彭德良. 2018

[16]三黄占2号及其衍生品种抗稻瘟病特征研究. 朱小源,杨祁云,刘斌,张少红,伍尚忠. 2003

[17]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初探. 梁斌,王敬文,明风,戴陆园,叶鸣明,沈大棱. 2003

[18]云南稻毫梅抗白叶枯病新基因定位. 戴陆园,张端品,谢岳峰,陈勇. 1990

[19]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抗药性室内鉴定及其rpfC基因序列分析. 杨雅云,张恩来,阿新祥,汤翠凤,张斐斐,陈丹,董超,吴坤,徐福荣,周英,祁春学,戴陆园. 2014

[20]云南滇西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分布. 彭新禧,余腾琼,李俊,杨雅云,和建平,李锦玲,徐福荣,戴陆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