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和休耕改善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立国

作者: 董立国;白晓雄;许浩;胡斯乐;韩新生;王月玲;郭永忠;安钰;万海霞;何钰;蔡进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绵土;土壤团聚体;保护性农业;黄土丘陵区

期刊名称: 土壤与作物

ISSN: 2095-2961

年卷期: 2024 年 13 卷 003 期

页码: 294-304

摘要: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对土壤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探究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为耕作措施的制定和土壤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免耕+秸秆覆盖(NTMS)、休耕(AL)和常规耕作(CK)对黄绵土0~20 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解析其与土壤性质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TMS和AL显著增加了>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质量,显著降低了<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和分形维数(D);土壤容重(BD)、饱和持水量(SM)和毛管持水量(CMC)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SOM)、可蚀性因子(K)、pH和过氧化氢酶(CA)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7项因子可以解释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92.0%的变异,解释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CMC(33.6%)、 SM(25.8%)、BD(11.4%)、SOM(8.71%)、pH(5.42%)、CA(5.27%)和K(1.86%)。免耕+秸秆覆盖耕作措施和短期休耕(3年)促进黄绵土>5 mm粒径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分类号: S152

  • 相关文献

[1]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群落根系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 万海霞,马璠,许浩,韩新生,王月玲,郭永忠,蔡进军. 2019

[2]宁南山区保护性农业措施对冬小麦农田休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董立国,袁汉民,蔡进军,ALLEND · McHugh,潘占兵,马璠,张源润,李生宝. 2015

[3]2015年8月草业科学大事记国内篇. 娄珊宁. 2015

[4]新疆保护性农业发展中的政策作用与特点浅析. 邓琳,马兴旺,牛新湘,汪玉河,巴吾东,段建南. 2005

[5]保护性农业的概念演绎与发展演变. 冯璐,张焱,陶大云. 2011

[6]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庄薯3号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谢奎忠,杨棪,张民,李建军. 2011

[7]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2012

[8]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4

[9]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5

[10]黄绵土区甘蓝型冬油菜生产品质与土壤质量对不同配肥的响应. 张建学,王芙蓉,杨志奇,雷建明,俄胜哲,王亚宏. 2019

[11]不同用量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崔恒,张久东,宝林,韩杰荣,车宗贤,包兴国,杨蕊菊. 2021

[12]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Cr(Ⅵ)的吸附特性. 刘晓娟,程滨,赵瑞芬,滑小赞,王森,王钊,任哲斌. 2019

[13]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杨志奇,俄胜哲,车宗贤,温宏昌,张喜平. 2020

[14]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回收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王亚男,曾希柏,郭永杰. 2017

[15]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 2017

[16]甘肃省黄绵土耕地质量特征及其调控的关键技术. 杨封科,高世铭,崔增团,郭贤仕,张绪成. 2011

[17]不同机械碾磨处理对草木樨状黄芪种子发芽特征的影响研究. 胡梦媛,王家洋,杨慧,张二东,范金鑫,左忠. 2022

[18]半湿润与半干旱区黄绵土冬小麦农田土壤剖面特征研究. 吕国华,李小强,白文波,王罕博,宋吉青. 2019

[19]黑麻土和黄绵土营养元素诊断研究. 王文丽,王方,杨虎德,郭天文,吕晓东,徐祥玉. 2007

[20]长期施肥黄绵土有效磷含量演变及其与磷素平衡和作物产量的关系.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