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紫斑病的病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苏琴

作者: 何苏琴;文朝慧;白滨;刘永刚;荆卓琼;张海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燕麦;紫斑病;燕麦内脐蠕孢;毛壳核腔菌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627-16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3年8月在甘肃省通渭县的一块燕麦田中,叶片和小穗上出现大量紫色病斑,病株率达100%。ASA-13的致病性:在8-22℃下,接种植株产生紫色叶斑,在20-25°℃下,?·接种植株产生中心黑色、周围黄褐色至淡黄色叶斑,一些病斑几乎成为条斑。在20℃下,菌株ASA-13人工接种可侵染皮燕麦、裸燕麦、高粱、小麦、玉米和青稞离体叶片。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燕麦紫斑病病原为毛壳核腔菌Pyrenophorachaetomioides(syn.:D.avenae)。采用温度梯度法测定了试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在PDA培养基上菌株ASA-13的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分类号: S435.126

  • 相关文献

[1]杀菌剂对毛壳核腔菌的抑制效果. 何苏琴,刘永刚,李广阔,李风庆. 2021

[2]8种杀菌剂对大葱紫斑病及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贲海燕,王万立,吴华丽. 2020

[3]芦笋紫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和药剂筛选研究.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童蕴慧,戴富明. 2011

[4]大葱抗感紫斑病品种生理特性研究. 梁艳荣,胡晓红,张颖力,姜伟,陈春梅,张少英. 2008

[5]大蒜紫斑病的防治. 何忠全,郭云建,干雪梅,黄腾飞,刘欢,邓玲,包国芳,马平. 2019

[6]大豆对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朱振东,李怡琳,邱丽娟,李向华,常汝镇,韩春雨. 2002

[7]感染紫斑病的大豆种子主要生产指标测定. 赵海红,韩珊珊,王士强,杨晓贺,顾鑫,丁俊杰. 2010

[8]单种富硒小麦复种燕麦草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李成,温瑞强,贾志平,张晓蒙,王学敏. 2016

[9]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武俊英,刘景辉,王怀栋,张向前,于翠玲,王莹. 2011

[10]不同磷浓度对燕麦幼苗生物量及磷素营养的影响. 邢义莹,张智勇,赵利梅,顾明磊,齐冰洁. 2015

[11]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张志芬,付晓峰,刘俊青,杨海顺. 2010

[12]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的初步研究. 刘萍,张立杰,马宏玮,刘生祥,徐兆桢,李树华,许兴. 2000

[13]燕麦新品种赤燕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素荣,杨学文,生国莉,刘迎春. 2013

[14]不同燕麦种成熟胚诱导条件的优化.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 2009

[15]燕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牛素清. 2009

[16]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17]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张智勇,齐冰洁,邢义莹,李振华. 2014

[18]国审燕麦新品种蒙燕2号品种选育报告. 刘俊青,付晓峰,杨海顺,张志芬. 2014

[19]燕麦萌发期抗旱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张宇君,赵丽丽,王普昶,陈超,康芙蓉. 2017

[20]燕麦新品种蒙燕一号的选育. 刘俊青,付晓峰,杨海顺,张颖,张志芬.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