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小麦新品种宁麦35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金保

作者: 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何漪;王化敦;范祥云;马鸿翔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宁麦35;产量;构成因素;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36-139

摘要: 宁麦35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宁麦8号、扬麦11、宁麦13和镇麦9号4个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采用集团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江苏省农科院科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61%和3.82%。熟期较对照扬麦20略早,有效穗数466.0万穗/hm2,穗粒数38.7粒,千粒重45.0g。中抗赤霉病,品质属中强筋。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相对较小。宁麦35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应是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并兼顾提高千粒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栽培途径探讨. 黄志勇,郭长佐,顾克余,费跃. 2000

[2]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武俊英,刘景辉,王怀栋,张向前,于翠玲,王莹. 2011

[3]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4]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效栽培途径. 黄志勇,郭长佐,费跃,顾克余. 1999

[5]黔中地区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王学鸿,涂丹,李敏,姬广梅. 2013

[6]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陈发辉,郑常祥. 2007

[7]药物拌种对燕麦抗蚜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胡凯军,赵桂琴,刘永刚,满元荣,孙仁国. 2010

[8]黄瓜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吴晓雷,鲁福成,张学东,于国威. 1996

[9]降解膜与PE膜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南宏宇. 2021

[10]寒地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张雨良,赵云彤. 2014

[11]转基因抗虫棉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郭香墨,褚丽,刘海菊. 2002

[12]衡7228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孟祥海,陈秀敏,马俊永,孙书娈,乔文臣,魏建伟. 2006

[13]30年来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优良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育种展望. 张双喜,季新梅,李红霞,樊明,裘明. 2015

[14]贵州省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稳定性分析. 何庆才,毛木兰,龙增栋,廖玉梅. 1991

[15]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亮,侯立刚,隋鹏举,郭晞明,李跃娜,赵国臣. 2009

[16]蓖麻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张锡顺,杨建国,李文昌,刘旭云,杜刚,徐宁生. 2002

[17]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贺邓敏,叶泗洪,王俊奥,徐毅,顾海蓝,吴德祥. 2017

[18]常规棉与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狄佳春,钱大顺,张香桂,陈旭升. 2000

[19]气候变化对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构成相关因素的影响. 邵立刚,刘宁涛,车京玉,马勇,张起昌,邹东月,田超. 2017

[20]播期、播量对大麦‘花22’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石建福,施圣高,王新其,左军,曹伟召,施和平,李国梁.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