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膨胀线粒体基因组的鉴定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屾

作者: 谷少华;李显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线粒体基因组;膨胀;RNA解旋酶;转座子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35-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已公布的棉铃虫线粒体DNA序列对来自4头棉铃虫雄蛹的DNA的三代测序数据进行筛选,获得了11条与线粒体DNA有同源性的三代read序列,并根据其中的read 66003鉴定出了一种膨胀的线粒体基因组。该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27 113 bp,其保守区域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以及1个AT富集区,与已公布的棉铃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相似。膨胀区域位于cox1基因编码区内部,大小为11 467 bp,经预测含有一个完整的真核基因(依赖ATP的RNA解旋酶)以及多种转座元件的片段,但与线粒体DNA无同源性,也无I类或Ⅱ类内含子存在的证据。对田间和室内棉铃虫DNA样品的PCR扩增未能检测到膨胀线粒体基因组的存在。以上结果表明膨胀片段可能是细胞核DNA序列通过偶然的水平转移事件而整合到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且该种膨胀方式的发生概率极低。本文报道的膨胀线粒体基因组为日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提示了一种独特的变异方式。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解析华北地区棉铃虫种群遗传结构. 张磊,梁馨月,张纪,萧玉涛. 2021

[2]数学形态学在作物病害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刁智华,赵春江,吴刚,郭新宇. 2010

[3]基于形态学图像处理的点阵式二维条码研究. 傅隆生,孙明,韩书庆,杨亮. 2008

[4]数学形态学在作物病害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刁智华,赵春江,吴刚,郭新宇. 2010

[5]食品挤压膨胀及其对质构特性影响的数学模型. 赵学伟,魏益民,杜双奎. 2010

[6]DEAD-box基因家族在拟南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彭雄波. 2016

[7]利用转基因技术初步鉴定香蕉RNA解旋酶基因功能. 张建斌,刘菊华,贾彩红,金志强,徐碧玉. 2012

[8]陆地棉叶片发育相关基因GhRH39克隆与功能分析. 卞英杰,卞英杰,王寒涛,魏恒玲,张蒙,李弈,喻树迅. 2021

[9]DExD/H-box类RNA解旋酶的结构与功能. 张亚楠,姜华,王艳丽,王教瑜,孙国昌. 2013

[10]利用AhMITE1转座子分子标记鉴定花生F_1代杂种. 王洁,李双铃,王辉,石延茂,任艳,何国浩,袁美. 2012

[11]利用AhMITE1转座子分子标记鉴定栽培花生杂交F_1代种子真伪. 尹亮,任艳,石延茂,李双铃,王辉,袁美. 2015

[12]原位胚拯救技术获得花生属区组间杂种的研究. 祁雪,王传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王志伟,邵俊飞,唐月异,关淑艳. 2017

[13]应用转座子Tn5对生防菌P-936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 李湘民,黄瑞荣,华菊玲,罗任华,刘平安. 2012

[14]“睡美人”转座子系统介导EGFP转染鸡SSCs条件优化的研究. 李碧春,陈强,高波,田智泉,余飞,何先红,宋成义,常国斌,王克华. 2009

[15]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s-18 TnYLB-1突变体文库的构建. 孙淑琴,孙冰冰,杨秀荣,张惟,霍建飞. 2018

[16]转座子标签法克隆水稻基因前景. 朱正歌,孙宗修. 2001

[17]花生DNA的五种改良CTAB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应用. 熊发前,刘俊仙,刘菁,贺梁琼,蒋菁,唐秀梅,黄志鹏,吴海宁,钟瑞春,韩柱强,唐荣华. 2019

[18]防治作物青枯病工程菌的构建. 康耀卫,何礼远,王广君,刘焕利. 1998

[19]花生LTR和MITE转座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刘俊仙,贺梁琼,韩柱强,黄志鹏. 2017

[20]ywbB基因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生物膜形成和根际定殖能力的影响. 郭庆港,吴园园,李社增,鹿秀云,王洪港.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