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不同肥料的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玉树

作者: 张玉树;丁洪;王飞;郑祥洲;翁伯琦;林诚;张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施肥;有机氮组分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10 期

页码: 1981-19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Bremner有机氮分级方法研究了30年施用不同肥料的长期定位试验耕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均提高了耕层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所增加的有机氮中酸解性氮和非酸解性氮各占一半左右,其中增加的酸解性氮有69.0%为未知态氮,21.0%为氨基酸氮,6.6%为氨基糖氮,3.4%为氨态氮。与单施化肥(NPK)相比,牛粪/稻草与化肥配施能进一步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但是不同种类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所增加有机氮的组分有明显差异;其中牛粪与化肥配施处理(NPKM)所增加的有机氮有60.0%为酸解性氮,而稻草与化肥配施处理(NPKS)中所增加的有机氮有71.7%为非酸解性氮。牛粪与化肥长期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酸解性氮含量,而稻草与化肥配施则有利于提高非酸解性氮含量。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 2006

[2]长期施肥对水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桂跃,苏婷,韩海亮,谭禾平,包斐,赵福成. 2018

[3]华北平原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李凡,李江叶,郝晋珉,牛灵安. 2018

[4]长期施用绿肥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许小虎,车宗贤,赵旭,崔恒,张久东. 2023

[5]长期施用尿素降低赤红壤旱地耕层pH的特征与预测.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张辉,张永春. 2022

[6]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国荣,李菊梅,徐明岗,高菊生,谷思玉. 2009

[7]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张玉树,张金波,朱同彬,蔡祖聪. 2015

[8]不同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郭宝玲,郑祥洲,余居华,丁洪,骆社周,张玉树. 2021

[9]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旱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及分布. 姬景红,刘双全,李玉影,郝小雨. 2020

[10]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大麦–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郭勇,文丽,石丽红,张腊梅,程凯凯,李超,郑华斌,唐海明. 2024

[11]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2024

[12]长期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潮土有机碳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张永全,寇长林,马政华,郭战玲,骆晓声. 2015

[13]长期施肥下黑土活性氮和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郝小雨,马星竹,高中超,陈苗苗,周宝库. 2015

[14]长期冬绿肥翻压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研究. 代雪宾,田秀平,赵秋,董家僖. 2023

[15]不同基因型甜菜根际土壤有机氮分布特征研究. 王秋红,周建朝,王孝纯,宋柏权,邓艳红. 2019

[16]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中氮素积累和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何春梅,游燕玲,黄毅斌. 2023

[17]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潘占东,蔡雪梅,蔡立群,董博,武均,张仁陟. 2023

[18]黑土有机氮组分在甜菜生长季矿化特征的研究. 胡晓航,陈立新,周建朝,王秋红,王孝纯. 2014

[19]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岳克,张水清,黄绍敏,张珂珂,王柏寒,郭腾飞,郭斗斗,宋晓. 2023

[20]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