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转基因整合模式中外源基因的遗传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华志华

作者: 华志华;朱雪峰;吴明国;于彦春;赵艳;高振宇;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OryzasativaL.);cecropinB;bar;遗传;表达部分插入位点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3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4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低拷贝数的转基因株京引 119的世代连续跟踪分析以及高世代材料的群体遗传分析表明 ,共转化基因bar和 cecropin B在基因组中紧密连锁并能稳定的遗传和表达。来自于转基因嘉 5 9和丙 936 3的两高世代抗除草剂材料TR5和 TR6的杂交后代分析结果显示 ,多拷贝的 bar基因以单基因表型性状传递 ,两材料中的 bar基因互不等位。TR5基因组中 ,多插入位点的 bar和 cecropin B基因在遗传转育过程中发生基因片断丢失 ,但此片段不影响转基因的表达。表明转基因事件中 ,表型性状的稳定和转基因多插入位点的纯合互不一致。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抗菌肽CecropinB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 华志华,汪晓玲,薛锐,高振宇,黄大年. 1999

[2]转BADH和Bar基因水稻培育及其相关特性评价. 金曦,罗伯祥,陈受宜,肖国樱. 2011

[3]基因枪介导的普通小麦共转化体系的优化. 贺晓岚,王建伟,陈新宏,李文旭,汤宏. 2021

[4]基因枪法转化粳稻胚性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 林春晶,王景余,林秀峰,林秀云,姚丹,董英山. 2003

[5]双抗夹心ELISA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 李小宇,张春雨,郭东全,张淋淋,尤晴,董英山,王永志,李启云. 2016

[6]柱花草nptII、hpt和bar基因优化转化体系的建立. 段瑞军,胡新文,符少萍,郭建春. 2005

[7]含BADH和Ba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李虹章,朱丹华,黄英运,郁晓敏,董德坤. 2011

[8]矮牵牛PhDFR基因和抗除草剂Bar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烟草的遗传转化研究. 曾闻,肖向文,刘海峰,王俊铎,罗城,李晓波,郑巨云. 2014

[9]PHD类转录因子GmPHD2和Ba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马晓丽,朱丹华,李雁杰,杨清华,董德坤. 2013

[10]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自交系LG11的获得及抗性分析. 岳润清,李文兰,孟昭东. 2024

[11]转DREB1A/Bar双价基因马铃薯的耐旱性及除草剂抗性分析. 贾小霞,齐恩芳,马胜,胡新元,王一航. 2015

[12]不同水深条件对普通野生稻及其转基因水稻杂种F_1的影响. 张若依云,何美丹,李栋,袁睿智,李润. 2016

[13]水稻DH群体的构建以及倍性研究. 马宁,邵高能,圣忠华,魏祥进,唐绍清,胡培松. 2013

[14]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控制水稻糙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QTL. 于永红,朱智伟,樊叶杨,段彬伍,庄杰云. 2006

[15]花粉管介导的转抗冻蛋白基因(AFP)水稻. 赵凌,王才林,张亚东,朱镇,杨杰,黄骏麒,龚蓁蓁. 2006

[16]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微效千粒重QTLqTGW1.2的验证与分解. 陈玉宇,朱玉君,张宏伟,王琳琳,樊叶杨,庄杰云. 2014

[17]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 朱昌兰,沈文飚,翟虎渠,万建民. 2004

[18]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郑天清,沈文飚,朱速松,翟虎渠,万建民. 2003

[19]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茎秆和剑叶硅含量QTL. 吴季荣,戴伟民,张克勤,段彬伍,郑康乐,蔡润,梁国华,庄杰云. 2007

[20]水稻第1染色体qTGW1.2区域3个QTL的分解和验证. 王琳琳,郭梁,张宏伟,樊叶杨,庄杰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