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ZmNP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新涛

作者: 王新涛;杨青;代资举;郝俊杰;王艳;张莹莹;李保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ZmNPR1;克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817-18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研究从玉米高抗自交系D863F中克隆了ZmNPR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619241)的gDNA和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长1 866bp,编码62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67.61kD,等电点为5.46。系统进化树比对表明,玉米ZmNPR1蛋白和高粱SbNPR1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高达9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mNPR1在叶片中能够被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诱导并显著上调表达。同时ZmNPR1在玉米叶片、茎、根、雄穗、雌穗以及花丝中均有表达,在雌穗和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研究表明,ZmNPR1可能在玉米粗缩病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ZmNP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新涛,杨青,代资举,郝俊杰,王艳,张莹莹,李保全. 2018

[2]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陈声祥,洪健,吕永平,雷娟利. 2004

[3]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 邸垫平,易晓云,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2012

[4]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燕照玲,段俊枝,冯丽丽,陈海燕,齐红志,杨翠苹,施艳,任银玲,刘毓侠. 2017

[5]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张爱红,任萍,邸垫平,苗洪芹,曹克强. 2011

[6]一种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任春梅,杨柳,刘保申,袁建华,缪倩,陆芳,程兆榜. 2018

[7]玉米淀粉合成酶SSⅡa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陈展宇,王阔,王晓梅,刘相国,崔喜艳. 2017

[8]高亲和力玉米转磷蛋白基因B103-Zm5473电子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曲文利,李君,孙盼盼,吴委林,郑大浩. 2017

[9]玉米ZmCPB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江,赵兴华,韩斌,王铭,路贵和,王长彪,李新征. 2021

[10]玉米ZmRab6A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时丕彪,胡凤琴,顾小兵,吕远大. 2020

[11]玉米ZmPP2C6-0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袁珍,张鹏钰,王国瑞,曹丽茹,库丽霞,卫丽. 2019

[12]玉米泛素延伸蛋白基因ZmERD16的克隆、序列特征和表达分析. 陆月赏,刘颖慧,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杨德光,黎裕. 2010

[13]玉米PDI基因cDNA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秀堂,黄亚群,李会勇,石云素,宋燕春,黎裕,王天宇. 2008

[14]玉米南方锈病致病菌ITS区段克隆及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 于凯,黄飞燕,王晓鸣. 2009

[15]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季英华,高瑞珍,张野,程兆榜,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1

[16]水稻幼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朱佳慧,徐秋芳,袁平平,倪海平,周益军,蒋选利,杜何为. 2018

[17]人工饲养不同世代灰飞虱群体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比较. 张爱红,闫冲,孟凡思,霍良占,邸垫平,苗洪芹,王锡锋. 2016

[18]人工饲养不同世代灰飞虱群体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比较. 张爱红,闫冲,孟凡思,霍良占,邸垫平,苗洪芹,王锡锋. 2017

[19]玉米品种抗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杜琳琳,吕建颖,曹晓燕,饶鸣帅,施文娟,兰莹,孙枫,程兆榜,孟庆长,袁建华,周益军,周彤. 2017

[20]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1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 袁平平,孙枫,倪海平,朱佳慧,周益军,蒋选利,徐秋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