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茎秆抗倒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金保

作者: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茎秆;抗倒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140-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7个株高和穗型有较大差异的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茎秆抗倒性能及抗倒指数与茎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抗倒品种表现为植株较矮、基部节间短粗、秆壁较厚且充实度较高,开花后,其基部节间的干物质输出速度较快。小麦开花后,重心高度上移,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逐渐下降,品种间抗倒性能存在显著差异,抗倒指数以半矮秆品种宁麦8号和扬麦9号为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抗倒指数与株高、穗下节间长、基部第1、2节间长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大麦、小麦茎秆和穗部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刘瑞,陈佳钰,尚心悦,许甫超,徐晴,彭严春,董国清,董静,秦丹丹. 2022

[2]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张鹏. 2013

[3]玉米抗倒伏的研究进展. 丰光,黄长玲,邢锦丰. 2008

[4]超级杂交稻茎秆形态结构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研究(英文). 邵平,王燚,魏中伟,王晓玲,马国辉. 2017

[5]玉米抗倒性与茎秆穿刺力和拉力关系的初步研究. 丰光,刘志芳,吴宇锦,李妍妍,景希强,黄长玲. 2010

[6]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 马延华,王庆祥. 2012

[7]玉米茎秆耐穿刺强度的倒伏遗传研究. 丰光,刘志芳,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 2009

[8]玉米茎秆与根系抗倒的特性研究. 汪黎明,李建生,姚国旗,穆春华,孟昭东,刘德友,戴景瑞. 2012

[9]荞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高翔,郝志萍,吕慧卿,刘璋,周忠宇,贺文文,阎昊,王官. 2019

[10]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抗倒性及其与茎秆性状关系分析. 张扬,杨东,董练飞,游晴如,张水金,董瑞霞,王志赋,黄庭旭. 2013

[11]超级杂交稻茎秆形态结构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研究. 邵平,王燚,魏中伟,王晓玲,马国辉. 2017

[12]小麦地上部器官几何造型与可视化研究. 孟军,郭新宇,赵春江. 2009

[13]不同春小麦茎秆抗倒伏特性分析. 樊明,张双喜,魏亦勤,李红霞. 2022

[14]劲丰与多效唑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朱云林,杨文飞,钱新民,王伟中. 2012

[15]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定性定量研究. 胡卫国,曹廷杰,王西成,张玉娥,常萍,赵虹. 2018

[16]淮北麦区不同产量水平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抗倒性的基因型差异. 赖尚科,刘晓飞,王卫军,赖上坤,崔小平. 2020

[17]不同化肥减施模式对稻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与产量的影响. 周剑雄,刘威,邹娟,张春华,郭卫红,武立举,张随成,熊又升,杨立军. 2022

[18]适当晚播结合增加播量对小麦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牛海燕,刘元元,孔令强,吕鹏,刘树震,冯波. 2021

[19]小麦新品种(系)抗倒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 胡卫国,曹廷杰,杨剑,张玉娥,王西成,曹颖妮,赵虹. 2021

[20]多效唑对小麦主要性状调控效应的研究. 黄胜东,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周朝飞.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