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风味物质的遗传选择对北京油鸡饲料转化率及其他生产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国芳

作者: 刘国芳;陈继兰;胡娟;文杰;赵桂苹;郑麦青;刘冉冉;刘伟平;赵丽红;王竹伟;朱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肌苷酸;肌内脂肪;北京油鸡;饲料转化率;生产性状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11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411-4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北京油鸡肉品质优良,但饲料转化率低。本试验旨在探讨鸡肉风味物质选择对北京油鸡的饲料转化率及生产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北京油鸡公鸡肌苷酸(5′-Inosinic Acid,IMP)上选系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双向选择系共510只,饲养8周,每周测定每个个体的采食量和体重,17周龄屠宰测定,采用SAS 8.0的ANOVA程序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肌苷酸上选系(IMP+)北京油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鸡冠重、睾丸重、睾丸率、脂带宽、皮脂重、腹脂重和腹脂率均显著高于IMF双向选择系(P<0.05);IMF上选系(IMF+)的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胸肌IMF、腿肌IMF、睾丸重和睾丸率均显著高于IMF下选系(IMF-)(P<0.05)。由此表明,鸡肉品质性状的正向遗传选择,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腹脂的沉积,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饲料转化效率。

分类号: S831

  • 相关文献

[1]北京油鸡饲料转化率与脂肪沉积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刘国芳,朱静,胡娟,刘伟平,赵丽红,王竹伟,毕瑜林,陈继兰. 2011

[2]品种、日龄及饲养方式对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周小娟,朱年华,张日俊. 2010

[3]红豆杉叶干粉对仙居鸡肌肉品质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刘银兰,李国勤,叶轩,李浙烽,赵威,冯佩诗,顾天天,卢立志. 2020

[4]不同杂交组合鹅子一代肉品质特性的研究. 李志梁,陈黎,杜雪,武洪志,沈建良,石放雄,卢立志. 2019

[5]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基因(ANGPTL4)与羊肌内脂肪含量关系的研究. 佟桂芝,刘学峰,李信涛,朱贵,海龙,王伟霞. 2020

[6]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等肉品风味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陈继兰,文杰,赵桂苹,郑麦青,杨宁. 2005

[7]莱芜猪肌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含量研究. 朱荣生,呼红梅,韩红,王怀中. 2008

[8]鸡肉质风味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束婧婷,包文斌,张学余,陈国宏. 2006

[9]性别与部位对平武红鸡肉质成分的影响. 李廷见,张晓晖,周爱民,王毅,肖龙. 2018

[10]不同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王晓方,常文环,张姝,郑爱娟,刘国华,蔡辉益. 2014

[11]不同品种猪背最长肌肌苷酸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比较. 呼红梅,郭建凤,朱荣生,王怀中,武英. 2011

[12]不同贮藏条件对北京油鸡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王述柏,文杰,陈继兰,赵桂平. 2004

[13]猪GSTM2基因的多态性及与生产性状相关性分析. 王嘉博,祝继原,俄广鑫,杨少成,刘娣. 2011

[14]广西芒果主栽品种主要生产性状模糊综合评判. 刘红兵,吕永成. 2001

[15]牛催乳素受体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精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宋永利,刘畅,秦丽红,张金玉,赵玉民,赵志辉. 2010

[16]链霉菌S506对设施黄瓜根际生态和生产性状的影响. 张翠绵,李洪涛,李晓芝,贾楠,胡栋,王占武. 2010

[17]不同种植方式对紫花苜蓿生产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李源,游永亮,武瑞鑫,刘贵波,赵海明. 2019

[18]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陈扣扣,杨博辉,郭健,孙晓萍,郎侠,刘建斌,岳耀敬. 2009

[19]岷县黑裘皮羊微卫星多态性及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张瑞,郎侠,吴建平,王彩莲,梁婷玉. 2019

[20]西藏不同产地蕨麻块根的生产性状评价. 边步云,孟德臣,张金萍,关法春,仝淑萍,刘金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