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叶片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文婷

作者: 张文婷;孙健;徐飞;朱红;岳瑞雪;张毅;钮福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叶片;不同溶剂;干燥方式;多酚;黄酮;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2095-4298

年卷期: 2018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34-37+41

摘要: 研究不同溶剂(水、体积分数70%乙醇、甲醇、丙酮和正丁醇)对烘干和晒干两种干燥方式下甘薯叶片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分析不同溶剂提取物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并对活性物质的得率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干燥方式中,体积分数70%乙醇溶剂提取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得率均为最高,其中多酚在烘干和晒干样中分别为(31.47±0.10)mg/g和(35.12±0.17)mg/g,黄酮则分别为(15.59±0.40)mg/g和(14.36±0.40)mg/g.不同溶剂中以甲醇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而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为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叶片中多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抗氧化能力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而黄酮与总抗氧化能力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但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分类号: TQ28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及干燥方式对甘薯多酚含量的影响. 张文婷,孔秀林,岳瑞雪,孙健,徐飞,朱红,张毅,钮福祥. 2017

[2]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甘薯叶片多酚和黄酮含量动态分析. 张文婷,王洪云,孙健,朱红,岳瑞雪,张毅,徐飞,钮福祥. 2019

[3]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党斌. 2019

[4]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陈蓬凤,梅新,黄师荣,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陈学玲,范传会. 2021

[5]35个荔枝品种抗氧化活性评价. 蒋侬辉,刘伟,金峰,凡超,黄泽鹏,向旭. 2020

[6]金柑多酚提取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史文景,游双红,胡佳羽,江铭,王昱,缪伊雯,邓鑫,罗明,陈宇. 2020

[7]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邢颖,张月,徐怀德,周素梅. 2020

[8]处理方式对西藏光核桃功能因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左力旭,刘常金,毕金峰,吕健,金鑫,周沫. 2019

[9]澳洲坚果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林文秋,杨为海,邹明宏,曾辉,万继锋,陆超忠. 2017

[10]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中总多酚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解红霞,陈相艳,王文亮,曲静然,程安玮,弓志青. 2014

[11]干燥方式和温度对草莓果粉性质及多酚含量的影响. 程安玮,解红霞,齐岩,王月明,孙金月,郭溆,刘超. 2016

[12]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段梦颖,刘坤,尚红梅,杨君研,李然,吴洪新. 2018

[13]3种干燥方式对猴头菇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英迪,夏其乐,曹艳,杨开,毛荣良,黄良水. 2020

[14]干燥方式对葡萄皮渣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王霄倩,李志宇,刘峻溪,李蕊蕊,孙玉霞. 2016

[15]不同干燥方式对苦瓜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邓媛元,汤琴,张瑞芬,张雁,刘磊,魏振承,马永轩,张名位. 2017

[16]3种干燥方式对红辣椒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康三江,宋娟,张海燕,袁晶,刘东. 2021

[17]干燥方式对苹果干品质特性及风味的影响. 宋娟,张海燕,曾朝珍,袁晶,慕钰文,康三江,文鹏程. 2024

[18]干燥方式对番茄籽油的得率、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贾雪峰,王强,金新文,杨永军. 2013

[19]干燥方式对桑叶绿茶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郭红梅,梁雎,刘志刚,李海峰,阿木提·库尔班,任红松. 2021

[20]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蛋白品质的影响. 刘曼丽,刘丽娜,徐同成,陶海腾,邱斌,宗爱珍,刘玮.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