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稻后期生长与生理功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小海

作者: 马国辉;杨令芝;肖宇;王晓玲;许凤英;吴晨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缓释氮肥;产量;冠层结构;光合作用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64-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为材料,在2007—2008年2个不同气候年景条件下,以缓释氮肥正常用量(SCU2,氮素用量180kg/hm2)及其减氮用量(SCU1,氮素用量135kg/hm2)为处理,普通尿素(U,氮素用量180kg/hm2)为对照,研究了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稻后期生长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CU2、SCU1处理与对照U相比,水稻产量依年度不同而不同程度增加。水稻总物质积累量SCU2处理与U相当,SCU1略低。SCU1处理水稻后期物质积累和物质转运均有一定优势,但前期物质积累明显不足。SCU2和SCU1处理与U比较,水稻成穗数减少但每穗颖花数增加,且在气温异常年份结实率较高,抽穗灌浆期剑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性能也有一定优势,且这一优势在强日照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但SCU2处理的冠层叶长和叶宽均较SCU1和U处理增加,有导致后期冠层结构恶化的可能。超级杂交稻使用缓释氮肥减氮25%、一次性全层施用具有节氮作用和一定的稳产高产效果,但有关施肥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分类号: S511.06

  • 相关文献

[1]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与密度配置研究. 龙继锐,戴清明,周静. 2008

[2]施氮量对超级杂交中稻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马国辉,万宜珍,宋春芳,孙健. 2011

[3]植物生长调节剂立丰灵对超级杂交稻抗倒性和冠层结构的影响. 王晓玲,许凤英,肖宇,杨令芝,吴晨阳,马国辉. 2010

[4]玉米冠层结构、光分布和光合作用研究综述. 郭江,肖凯,郭新宇,张凤路,赵春江. 2005

[5]水稻叶片形态对冠层特性和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的影响.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7

[6]甜柿开心形冠层结构特征及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李先明,秦仲麒,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伍涛. 2015

[7]基于株型的水稻光合生产模拟研究进展.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盛华平,李星,潘松,廖禺. 2013

[8]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李少昆,房建,童文崧. 2004

[9]果树光合作用数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高照全,魏钦平,王小伟,张继祥. 2003

[10]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 吕川根,李霞,陈国祥. 2017

[11]旱地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施对覆膜蚕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永春,李萍. 2016

[12]广州市郊稻田氮肥减施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黄巧义,黄旭,唐拴虎,杜建军,张木,李苹,付弘婷. 2020

[13]不同氮肥组合对花生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薛惠云,李倩,郭东炜,张志勇. 2024

[14]缓释氮肥施用量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孟桂元,龙继锐,马国辉,万宜珍. 2011

[15]不同氮肥缓释化处理对夏玉米田间氨挥发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周丽平,杨俐苹,白由路,卢艳丽,王磊,倪露. 2016

[16]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高原机插籼稻产量与生长特性的影响. 龙瑞平,朱丽芬,赵丽娟,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帕三石,尹娇,邓安凤,杨从党. 2017

[17]SODm缓释氮肥对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磊,李兴茂,倪胜利,党翼,赵刚,李尚中,王勇. 2013

[18]施用缓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郭熙盛. 2012

[19]缓释肥占基肥比例对单季晚稻分蘖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金萍,陈照明,王强,马军伟,俞巧钢,叶静,马进川,孙万春. 2022

[20]不同类型缓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胡春花,罗革彬,曾建华,潘孝忠.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