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大垄与小垄栽培条件下不同耕层的地温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尊艳

作者: 胡尊艳;孙继英;汝甲荣;肖本彦;李志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荷兰2-12;地温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158-159

摘要: 为了研究马铃薯大垄栽培方式的优势及推广价值,对马铃薯大垄(90cm)和小垄(70cm)两种栽培模式分别进行了不同耕层地温测定,观察其地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垄栽培条件下的地温总体低于小垄,但是马铃薯生长发育前期地温差异不明显,基本重合,马铃薯生长发育后期大垄地温明显低于小垄,可见大垄栽培模式适合马铃薯生长发育的规律,前期有利于马铃薯的植株生长,后期有利于马铃薯的块茎膨大。试验表明,马铃薯大垄栽培是有待于大规模推广利用的栽培方式。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不同功能地膜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胡新元,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 2019

[2]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耕层土壤温度变化. 安昊,李焕春,李秀萍,王博,贾有余. 2016

[3]种植制度对阴山北麓马铃薯种植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李焕春,严昌荣,赵沛义,妥德宝,张君. 2012

[4]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詹永发,田应书,杨红,何建文,涂祥敏,刘崇政. 2012

[5]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温光及蓄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孟力力,杨其长,宋明军. 2008

[6]储水灌溉及覆膜对土壤水分及小麦出苗的影响. 张立勤,马忠明,杨君林,连彩云,王智琦. 2012

[7]温室葡萄台田栽培模式的研究. 赵文东,王兴国,孙凌俊,张治东,高圣华. 2008

[8]1S3型深松整地机应用效果试验. 刘刚. 2011

[9]免耕生草对云南高原魔芋地温时空变化的影响. 董广平,卢俊,彭磊. 2011

[10]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田小气候特点. 娄善伟,饶翠婷,赵强,王宏伟,郭仁松,高云光,张巨松. 2010

[11]苗期地温对棉花前期生育进程的影响研究. 娄善伟,托合提·艾买提,司地克江·艾外力,马腾飞,边洋,帕尔哈提·买买提,张鹏忠. 2018

[12]温室不同覆盖物的保温效果. 闻凤英,吕敬刚. 1996

[13]不同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甘蔗出苗的影响. 樊仙,张跃彬,郭家文,刘少春,刀静梅,李如丹,高欣欣,邓军. 2015

[14]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效果. 王帅,程晋,王福义,任桂君,刘琳. 2013

[15]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及大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陆信娟,刘灿玉,樊继德,赵永强,张碧薇,杨峰. 2019

[16]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CO_2排放研究. 孔郑,龙瑞军,孙步功,尚占环,冯瑞章,李秋娜. 2008

[17]不同覆膜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规律的影响. 岳维云,宋建荣,赵尚文,张耀辉,周喜旺,南海,王娜. 2014

[18]不同水源膜下滴灌对玉米性状及地温的影响. 范雅君,吕志远,田德龙,郭克贞,鹿海员,郑和祥. 2013

[19]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作用效应. 杨凯,冯永忠,李永平,杨世琦,杨改河. 2009

[20]黄淮海北片模拟增加和降低温度对麦田地温、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