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新华

作者: 陈新华;陈殉;张雪;肖军;任志莹;那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田间出苗率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09 年 2009 卷 08 期

页码: 128-129+133

摘要: 对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各种活力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和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大小为:老化试验>TTCH含量法>活力指数Ⅱ>活力指数Ⅰ>标准发芽实验>四唑染色法>电导率法。老化试验测定结果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系数最大,可以作为玉米杂交种活力测定的较好方法。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新陈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 陈新华,陈珣. 2014

[2]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宾,王法宏. 2016

[3]抗旱剂对小麦抗旱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席吉龙,张建诚,杨娜,郝佳丽,姚景珍,席凯鹏,李永山,王珂. 2018

[4]O_2;N_2;Ar条件下~(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萌动种子提高突变频率的研究. 陈万金,赖铬隆,任继明. 1983

[5]不同遗传背景亲本及其杂交种对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孔德真,聂迎彬,崔凤娟,桑伟,刘鹏鹏,田笑明. 2024

[6]自然老化对高油酸花生种用品质的影响(英文). 张青云,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张建成,胡东青,于树涛,陈傲. 2016

[7]种子处理对高粱出苗率的影响. 史红梅,张海燕,杨彬,张桂香. 2017

[8]种子生产年份、产地对‘迪甜6号’产量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闫建宾,王俊花,邵林生,程永钢,王瑞钢,庞旭,梁海英,张雪彪,张沛敏. 2015

[9]小麦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田间出苗率表现. 卢新雄,崔聪淑,陈晓玲,张晗,李秀全,李高原,陈丽华. 2003

[10]小麦区域试验中品种出苗率的研究. 张久刚,刘新月,张长生. 2004

[11]九育27玉米及其种植要点. 张岩,赵华. 2007

[12]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13]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赤单218的选育. 孟繁盛,霍剑锋,慈艳华,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张昊,董喆. 2013

[14]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巴单998的选育. 韩凤英,王富贵,王瑞莲,韩杰,许有光,康宏彪,乔玉明,巴格那. 2013

[15]中熟玉米新杂交种赤单208的选育. 孟繁盛,霍剑锋,慈艳华,郑伟,杨艳梅,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王洪志. 2010

[16]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17]高产、多抗型玉米杂交种黔单15的选育及推广. 祝云芳,陈泽辉,高翔. 2005

[18]国审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任洪,王安贵,郭向阳. 2014

[19]北美温带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安贵,陈泽辉,李娟,祝云芳,郭向阳,赵丽,胡兴. 2014

[20]环境对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库丽霞,吴连成,刘新香,陈彦惠,赵博,程芳芳,王付娟,孟庆雷.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