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自然低温下优质稻种质资源耐冷性初步鉴定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广林

作者: 陈传华;罗群昌;陈远孟;蒋显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稻;种质资源;自然低温;耐冷性;鉴定评价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2 年 43 卷 04 期

页码: 407-4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从供试水稻种质材料中筛选耐冷性强的优良种质,为水稻耐冷性研究和利用积累材料,为优质稻耐冷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方法】利用早春低温和晚稻寒露风自然低温条件,采用早播早植法及晚播晚植法,对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进行发芽期、幼苗期和抽穗扬花期的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在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中,发芽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表现耐冷性极强和强的种质分别有21份、15和76份、5和80份,分别占鉴定份数的4.59%、3.28%和16.59%、1.48%和23.74%。不同种质在不同生育期耐冷性表现不完全一致,但发芽期耐冷性强的种质在幼苗期也表现较强的耐冷性。筛选出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各生育期均表现强或极强耐冷性的优质稻种质6份,如TKM10、三粒寸、湘晚籼13号、恢968选、649/五大稻种//649///649、253/P117//253///253。【结论】利用自然低温条件,可初步区分不同生育期耐冷性强与弱的优质稻种质资源,其适合对大量稻种资源进行耐冷性筛选鉴定;筛选出的耐冷性极强或强的种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强耐冷性的6份优质稻种质,可作为耐冷亲本材料在水稻的耐冷性研究及优质稻耐冷育种中加以利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种质资源抽穗扬花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罗群昌,陈远孟,陈传华,蒋显斌. 2013

[2]低温胁迫下粳稻选育品种耐冷性状的鉴定评价. 崔迪,杨春刚,汤翠凤,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2012

[3]中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2008

[4]孕穗期自然低温对籼型杂交水稻的影响分析. 杨仕华,余常水,程本义. 2003

[5]水稻耐冷性研究 Ⅰ.稻冷害类型及耐冷性鉴定评价方法概述. 戴陆园,叶昌荣,余腾琼,徐福荣. 2002

[6]新世纪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研究利用进展. 阮仁超,陈惠查,陈能刚,游俊梅,陈锋,焦爱霞,谭金玉,涂敏,黎小冰. 2015

[7]茶梅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 林田,李天菲,杨华,李寿国,葛国军,罗利军. 2012

[8]贵州芝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鉴定评价. 魏忠芬,杨胜先,李慧琳,奉斌,林涛,黄泽素,林卫红. 2017

[9]31份木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柳英,曾文丹,赖大欣,严华兵. 2017

[10]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七份番茄种质资源. 马洪英,张远芳,张晓磊,郭锐,刘书亭. 2011

[11]湖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李莉,刘昌燕,陈宏伟,万正煌,刘良军,伍广洪,黎大革. 2017

[12]广东甘薯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鉴定评价. 姚祝芳,吴柔贤,张雄坚,戴彰言,杨义伶,黄立飞,刘军,房伯平. 2021

[13]贵州特色稻种基因资源收保鉴评与创新利用. 阮仁超,陈惠查,陈能刚,陈锋,焦爱霞,游俊梅,谭金玉,涂敏,黎小冰,向明. 2018

[14]69份穇子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评价. 李基光,王艳兰,向兰舟,邓晶,朱建宇,王利群,汤睿,余应弘. 2021

[15]中亚地区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俞天胜,李培玲,李玉峰,苗雨. 2015

[16]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罗雁,鄢文光,陈蕊,毛昭庆,王雪娇,陈良正. 2021

[17]西藏油菜地方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黄海皎. 2023

[18]新疆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 俞天胜,苗雨,李培玲,李玉峰. 2015

[19]俄罗斯苹果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与利用概况. 王昆,刘凤之,曹玉芬,刘延杰. 2010

[20]意大利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引进与评价. 黄惠,胡琳,王根松,张瑞奇,许为钢.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