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D-loop区四个鸡种DNA条形码和品种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修君

作者: 唐修君;贾晓旭;樊艳凤;高玉时;唐梦君;陈大伟;张小燕;陆俊贤;韩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鸡;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DNA条形码;品种鉴定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7 年 25 卷 10 期

页码: 1653-16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种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培育品种不断出现,如何区分这些优良鸡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线粒体D-loop区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鸡种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安卡鸡、隐性白羽鸡、河南斗鸡以及丝羽乌骨鸡等4个鸡种共115个个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测序,并分析各个鸡种遗传多态性特点以及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4个鸡种D-loop区全序列大小为1 231~1 232 bp,1 231 bp个体在859 bp处存在C碱基缺失,共检测到26个变异位点和15个单倍型,其中安卡鸡、隐性白羽鸡、河南斗鸡以及丝羽乌骨鸡特异单倍型数分别为3、4、3和2个。4个鸡种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467~0.799,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17~0.005 61,种间Kiumura双参数距离为0.435%~0.940%,种间净遗传距离为0.150%~0.712%。聚类分析显示,4个品种线粒体D-loop区分歧较远,聚类结果基本与形态学分类一致;参照已公开发表的单倍型划分标准,发现安卡鸡和隐性白羽鸡主要为E分支,河南斗鸡主要为B分支,丝羽乌骨鸡主要为A分支。本研究为鸡品种鉴定以及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831.2

  • 相关文献

[1]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线粒体COⅠ基因条形码变化规律研究. 屠云洁,束婧婷,章明,苏一军,单艳菊,姬改革,邹剑敏. 2016

[2]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线粒体DNA条形码变化规律研究. 屠云洁,束婧婷,章明,苏一军,单艳菊,姬改革,邹剑敏. 2016

[3]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评估. 魏鸿擎,张凤英,蒋科技,姜亚洲,孟永永,宋炜,马春艳,程家骅,马凌波. 2016

[4]白洋淀乌鳢线粒体D-Loop区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董新培,穆淑梅,周楠,康现江,白俊杰. 2014

[5]DNA条形码序列对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的鉴定. 陈亚辉,朱海军,生静雅,张普娟,鲍瑾,刘广勤. 2013

[6]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2个新发现鸡种资源DNA编码研究. 唐修君,高玉时,屠云洁,陆俊贤,张小燕. 2011

[7]基于线粒体CO Ⅰ基因15个鸡种的DNA编码研究. 高玉时,唐修君,屠云洁,陆俊贤,薛茂云,施祖灏,张小燕. 2011

[8]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5种鲤养殖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单云晶,鲁翠云,李超,张明昭,顾颖,孙效文. 2013

[9]新疆赛里木湖3种引进白鲑鱼类的DNA条形码分析. 常玉梅,孙博,苏宝锋,梁利群,侯玉军. 2018

[10]少花蒺藜草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振,张衍雷,付卫东,张瑞海,张国良. 2019

[11]DNA条形码在黄精属药用植物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龙炳宏,蒋向辉,宋荣,李胜华,肖龙骞,易自力,佘朝文. 2022

[12]线粒体基因组DNA条形码的应用与分析. 徐革锋,韩英. 2013

[13]3个地方鸡种线粒体DNA COⅠ基因条形码遗传多样性研究. 屠云洁,陈国宏,高玉时,王克华,童海兵,张学余. 2009

[14]中国明亮熊蜂复合种的分子鉴定及分布特性. 刘苹,黄家兴,安建东,和绍禹,吴杰. 2014

[15]黑龙江流域3种鳑鲏属鱼类的DNA条形码分析. 孙博,常玉梅,苏宝锋,张立民,梁利群. 2018

[16]ISSR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上的应用. 孟虎,孙国琴,睢韡,石爱霞. 2016

[17]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甜菜育种中的应用. 邹奕,马龙彪,江伟,李文晶,吴则东. 2018

[18]火龙果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的筛选. 胡文斌,林家年,洪青梅,李婧,濮文辉,何云,李洪立,李琼. 2020

[19]分子标记技术在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李志勇,孙启忠,李鸿雁,王小丽,师文贵,戴军. 2010

[20]甜樱桃品种SSR指纹检索系统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琪静,张新忠,代红艳,谷大军,闫桂军,李春敏,张志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