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原体引起雪花木小叶病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晓兵

作者: 宋晓兵;黄峰;汤亚飞;崔一平;凌金锋;陈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雪花木小叶病;植原体;16S rRNA;分子鉴定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72-277,2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2年首次在广州市发现园林植物雪花木小叶病病株,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植原体的种类鉴定。以雪花木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P1/P7进行PCR扩增,获得广东雪花木小叶病植原体(BLL-GD2022)16S rRNA基因片段(1 811 bp, GenBank登录号为OQ625536)。16S rRNA序列相似性显示,BLL-GD2022与16SrVI组植原体株系的相似性最高,为97.05%~99.83%,其中与隶属于16SrVI-D亚组的10个植原体株系相似性为99.21%~99.8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LL-GD2022与16SrVI组各植原体株系聚类在一个大分支,其中与16SrVI-D亚组成员聚类在一个小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基于16S rRNA序列的iPhyClassifier限制性内切酶虚拟RFLP分析表明,BLL-GD2022与16SrVI-D亚组的参考株系Brinjal little leaf phytoplasma (GenBank登录号为X83431)的酶切图谱一致,相似系数为1.00。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明确广州市雪花木小叶病植原体隶属16SrVI-D亚组成员。本研究首次在园林植物雪花木上检测到植原体,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明确为16SrVI-D亚组成员,为开展16SrVI-D亚组植原体在蔬菜、花卉和园林植物的发生监测及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36.8

  • 相关文献

[1]广东花生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汤亚飞,林祺,佘小漫,李正刚,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2022

[2]广东番茄巨芽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汤亚飞,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2024

[3]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车海彦,吴翠婷,符瑞益,温衍生,叶莎冰,罗大全. 2010

[4]泰安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余贤美,王海荣,安淼,沈广宁,吕菲菲,周广芳. 2012

[5]苦楝黄化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林兆威,牛晓庆,于少帅,王晔楠,杨德洁,余凤玉,宋薇薇. 2024

[6]海南黄灯笼辣椒小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郑文虎,车海彦,杨毅,曹学仁,罗大全. 2014

[7]野茼蒿变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车海彦,郑文虎,符瑞益,温衍生,罗大全. 2011

[8]野苘蒿变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车海彦,郑文虎,符瑞益,温衍生,罗大全. 2011

[9]叶下珠黄化植原体和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林兆威,牛晓庆,唐庆华,王晔楠,孟秀利,宋薇薇. 2024

[10]海南竹柏扁枝病病原植原体的分子检测鉴定. 杨静宇,杨毅,车海彦,曹学仁,桑利伟,刘爱勤,罗大全. 2015

[11]温水处理对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脱除效果研究. 单红丽,李文凤,黄应昆,王哓燕,张荣跃,罗志明,申科,尹炯. 2013

[12]杏褪绿卷叶病研究初报. 李文慧,徐麟,何天明,张大海,唐章虎,樊国全. 2007

[13]桑树萎缩病的研究进展. 张和禹,汪泰初,鲍先巡. 2010

[14]宁夏枣疯病植原体分子检测. 魏天军,吴云峰,李百云. 2010

[15]梨不同砧穗组合对梨衰退病的影响. 赵海静,王璐,孟利峰,韩玉虎,郭黄萍. 2018

[16]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枣疯病病原进行鉴定. 申仲妹,陈红玉,杨俊强,马光跃,薛新平,郭建民,孙锡峰,连永宏. 2019

[17]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韩剑,陈开文,纪文博,陈杭,唐章虎. 2020

[18]卵叶山蚂蝗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段雅雯,杨毅,陆秋蕾,肖忠良,李丹阳,张文珍,赵文军. 2019

[19]植原体致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李继东,陈鹏,倪静,顾理媛,王会鱼,郑先波,冯建灿. 2019

[20]赛葵花变叶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 杨海中,杨毅,陈剑山.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